《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46: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
石趺谷中玉子瘦,金刚窟前药草肥。
仙家栟耘成白璧,道人煮掘起风痱。
绛囊璀璨思盈斗,竹畚香甘要百围。
到官莫道无来使,日日北风源雁归。
白话文翻译:
在石趺谷中,玉米的长势衰弱;在金刚窟前,药草却长得丰盈。
仙人种植的栟树结出白色的果实,道士们煮制药物,掘起风痱。
红色的囊袋闪烁着光辉,思绪如同盈满的斗;
用竹制的箩筐盛装香甜的食物。
到达官府时不要说没有来使,
每天北风吹来,雁阵归来。
注释:
- 石趺:指一种山石,形状像坐墩,象征着艰难环境。
- 玉子:指玉米,古时指粮食。
- 金刚窟:佛教名词,寓意坚固之地,象征灵气充沛的地方。
- 栟:一种树木,象征长寿与丰收。
- 道人:指修道者,追求长生不老。
- 绛囊:红色的袋子,象征珍贵的物品或情感。
- 百围:指盛装许多东西的竹箩。
- 来使:指使者,表示有人来信或传达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送别朋友刘季展从军时。他用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感叹了离别的苦涩。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生态度,透过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展现出士人对友人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期望。诗的开篇通过对谷中玉米与金刚窟药草的对比,暗示了人生境遇的不同。玉米瘦弱而药草繁茂,正如人生中有时顺境与逆境并存,令人深思。
接下来的几句,黄庭坚提到仙人和道士,借助神话色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暗示修道者的生活方式与追求。在此背景下,绛囊与竹畚的意象则赋予诗歌一种生活的气息,显示出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挣扎与妥协。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劝诫,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思念。即使在远离家乡的征途中,也要保持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诗中反复出现的“北风”和“雁归”更是增强了这种思乡情怀,表现出诗人对军旅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趺谷中玉子瘦:描绘了环境的艰苦与困境,暗示人生的艰辛。
- 金刚窟前药草肥:展现了在逆境中仍然可以找到生机,表现出对希望的向往。
- 仙家栟耘成白璧:仙人耕耘的成果,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回报。
- 道人煮掘起风痱:道士的修炼过程,隐喻人生的探索与试炼。
- 绛囊璀璨思盈斗:浓烈的情感与思念,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竹畚香甘要百围:实际的生活情景,表明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到官莫道无来使:劝诫友人不要忘记彼此的联系。
- 日日北风源雁归:强烈的思乡之情,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使得朗读时更为和谐。
- 象征:通过特定意象(如“雁归”)象征思乡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体现出离别的苦涩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趺:象征艰难环境与困境。
- 玉子:象征生计与希望。
- 金刚窟:象征灵气与坚固。
- 药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绛囊:象征珍贵的情感。
- 竹畚:象征生活的实际与务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刚窟”象征什么?
- A. 坚固
- B. 脆弱
- C. 美丽
- D. 贫瘠
-
“日日北风源雁归”中的“雁”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
- B. 思乡
- C. 战斗
- D. 旅行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的《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但前者更加强调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的思考,而后者则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与豪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有详细介绍。
- 《古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诗词解析与理解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