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关即深壑掩,整履复柴门。
残水到桥折,孤亭依堞昏。
乾坤争朔气,庐井错高原。
荏苒看如此,宁容久灌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园林场景:关隘深邃,门前草木繁茂;残余的水流在桥边曲折,孤零的亭子在昏黄的光影中显得格外宁静。天地间气候变幻,庐舍和井水错落在高原之上。时光荏苒,眼前的景象如斯,怎能让人长久耕作于此呢?
注释
- 关即:关口、关隘,指险要之地。
- 深壑掩:深深的山谷遮掩了视线。
- 整履:整齐的鞋履,指诗人走路时的装束。
- 柴门:用柴木搭成的门,常见于田园风光。
- 残水:残留的水。
- 桥折:桥的形状弯曲。
- 孤亭:孤零零的亭子,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 堞昏:堞,指城墙或土堆,昏暗的光影。
- 乾坤争朔气:天地之间的气候变幻。
- 庐井:房屋和水井。
- 错高原:错落有致的高原地形。
- 荏苒:时光流逝。
- 宁容:宁愿不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之骏(约1560-1640),明代诗人,字希声,号毓山,籍贯江苏。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聊园晚步二首》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寻求在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寄托。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田园景色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晚步于园中的宁静场景。首联“关即深壑掩,整履复柴门”,以关隘和柴门为引,显示出园外的幽静与安宁,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着“残水到桥折,孤亭依堞昏”,通过描绘水的曲折与亭子的孤独,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仿佛时光在这里凝固。
后两句“乾坤争朔气,庐井错高原”让人感受到天地间的变化,暗示着生活的不确定性。而最后一句“荏苒看如此,宁容久灌园”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虽有宁静的园景,但却不愿长久停留,反映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关即深壑掩:描绘关口的深邃与隐秘,让人感受到一种屏障的保护。
- 整履复柴门:整齐的鞋履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
- 残水到桥折:残水的曲折描绘出自然的柔和与变化。
- 孤亭依堞昏:孤亭与昏暗的环境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 乾坤争朔气:天地间的气候变化,暗示着人世间的无常。
- 庐井错高原:高原的布局显示出自然的错落有致。
- 荏苒看如此:时光的流逝令人感慨。
- 宁容久灌园:不愿久留于此,反映出诗人对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人生的短暂与变化。
- 对仗:如“孤亭依堞昏”与“残水到桥折”,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透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深壑:象征着隐秘与深邃,暗示着内心的宁静。
- 孤亭:代表孤独与宁静,体现诗人寻求内心平和的渴望。
- 残水:象征着过去与流逝的时间,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亭”象征着什么? A. 热闹
B. 孤独
C. 繁忙 -
诗中的“荏苒”指的是什么? A. 变化
B. 时光流逝
C. 自然景色 -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的什么感情? A. 厌倦
B. 热爱与感慨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时光的感慨及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聊园晚步二首》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马之骏则更强调内心的感受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