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时间: 2025-01-26 05:12:52

晴虺索春饶。

垂柳长亭学舞腰。

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

已隔扬州念四桥。

濯锦露花朝。

曾泛兰舟拾翠翘。

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

浅黛遥山雪半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作者:杨慎)

晴虺索春饶。垂柳长亭学舞腰。
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
已隔扬州念四桥。濯锦露花朝。
曾泛兰舟拾翠翘。
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
浅黛遥山雪半消。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阳光温暖明媚,柳树在长亭旁轻轻摇曳,仿佛在翩翩起舞。
昨夜梦中惊鸿一现,美丽而动人。
如今已隔着扬州,思念那四座桥。
洗涤过的锦绣,露水润泽的花朵在早晨绽放。
曾经乘坐兰舟,拾起那翠绿的柔翘。
云朵散去,风流的景致又在哪里寻觅,难以描绘。
远处的浅黛山峦,雪花已经半消融。


注释:

字词注释

  • 晴虺:晴天的气候,虺指细微的变化,这里形容春天的温暖。
  • 舞腰:形容柳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 惊鸿:形容美丽的女子,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 妖娆:形容女子的美丽妩媚。
  • 扬州:指的是江南著名的城市,因其风景如画而闻名。
  • 濯锦:指的是洗涤美丽的锦绣,象征清新和美好。
  • 兰舟:指的是用兰木做的小船,象征轻盈、优雅的旅程。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扬州”不仅是地名,也常代表南方的文化与风景。
  • “四桥”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些著名的桥梁,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字用修,号惭愧,晚号幸公,擅长诗词,尤其以词著称。他的词风格多样,常借鉴前人,同时也具有个人鲜明的特色。

创作背景: 《南乡子》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怀念长江南岸的美好景致,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乡子》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画卷。首句“晴虺索春饶”运用晴天的意象,传达出春日的温暖与生机,随即用“垂柳长亭学舞腰”描绘出柳树轻舞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柔美而动人的氛围。接下来的“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则将梦境与现实交织,惊鸿的出现不仅是对美的向往,更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诗中“已隔扬州念四桥”,既是对扬州美景的思念,也暗示着时间与空间的隔阂,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而“濯锦露花朝”则带来清新的气息,象征着希望与美好,接着“曾泛兰舟拾翠翘”再次回到水边,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的“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追寻,似乎在问,怎样才能再次找到那种青春的气息。全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完美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虺索春饶:晴天的温暖引发春天的到来。
  2. 垂柳长亭学舞腰:柳树在长亭旁轻轻摇动,仿佛在翩翩起舞。
  3. 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梦中出现的美丽女子,令人神往。
  4. 已隔扬州念四桥:思念扬州的四座桥,象征着美好回忆。
  5. 濯锦露花朝:清晨的花朵如同洗净的锦绣,象征着新生。
  6. 曾泛兰舟拾翠翘:曾经在兰舟上游玩,拾起春天的美好。
  7. 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云散去后,风流的美景却难以再现。
  8. 浅黛遥山雪半消:远处的山峦,雪已经融化一半,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惊鸿”比喻美丽的女子。
  • 拟人:将柳树描述成“学舞”的形象,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代表柔美和温柔。
  • :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扬州:象征着南方的文化与美景。
  • 兰舟:象征着轻盈与悠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惊鸿”指代什么? A. 一种鸟
    B. 美丽的女子
    C. 一种舞蹈

  2. 诗中的“濯锦”意指? A. 洗涤美丽的锦绣
    B. 清晨的露水
    C. 春天的花朵

  3. 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伤感
    B. 喜悦
    C. 平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思念,色彩和情感的运用上有所相似。
  • 苏轼《水调歌头》: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上,表现出一种更为洒脱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杨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