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 对菊》
时间: 2025-01-10 18:5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真珠帘 对菊
作者:曹溶 〔明代〕
山家大有归来事。
草堂前满眼横天秋思。
台上采茱回,又见薄裘初试。
晋代残花开未了,
惯占却许多情致。
须记。
爱几尺虾须,
酒边香细。
今夜短烛西窗,
纵良朋见访,
石床难寐。
锄菜此衰翁,
倚画栏十二。
似锦年光消减尽,
更叫月蛩吟盈耳。
谁寄。
怨飘叶空江,
霜华千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山中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人和往日情感的眷恋。诗人虽有朋友来访,但夜晚的孤寂与思绪却难以平复。
注释
- 山家:指隐居在山中的人,诗人自称山家。
- 归来事: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草堂:指诗人住的地方,象征隐逸生活。
- 薄裘:轻薄的外衣,暗示秋天气温渐凉。
- 晋代残花:指的是古代的美好事物仍未消逝,表明诗人对过去的怀旧。
- 虾须:比喻细长的物体,可能指代细小的美好事物。
- 短烛西窗:形容夜晚的短暂,象征时间的流逝。
- 石床难寐:暗示思绪繁杂,难以入眠。
- 月蛩吟盈耳:蟋蟀叫声,描绘了秋夜的寂静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常表现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隐居在山中之时,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对往日的思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真珠帘 对菊》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深思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头几句用“山家”和“草堂”来营造隐逸的氛围,接着“满眼横天秋思”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情感。尤其是“晋代残花开未了”,通过历史的回顾,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诗人虽有朋友的造访,但“石床难寐”则表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令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最后几句通过“怨飘叶空江,霜华千里”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敏锐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家大有归来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 “草堂前满眼横天秋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内心的思绪随着秋天的到来而涌现。
- “台上采茱回,又见薄裘初试”: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受季节的变迁。
- “晋代残花开未了,惯占却许多情致”:提及古代的美好事物,流露出对过往的情感。
- “今夜短烛西窗,纵良朋见访,石床难寐”:表达了朋友来访的热闹与内心的孤独。
- “似锦年光消减尽,更叫月蛩吟盈耳”:时间的流逝使得美好年华渐消,夜晚的蟋蟀声更显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虾须”形象化细腻的感情。
- 拟人:将蟋蟀的鸣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对仗:如“怨飘叶空江,霜华千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敏感。
意象分析
- 山家:象征隐逸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秋思:代表了思考与感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薄裘:象征季节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 月蛩:蟋蟀的叫声,代表了秋夜的寂静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薄裘”指的是什么?
- A. 厚重的衣服
- B. 轻薄的外衣
- C. 传统服饰
-
“怨飘叶空江,霜华千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伤感
-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山家”指的是?
- A. 朋友
- B. 隐士
-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真珠帘 对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居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王维的作品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曹溶则在宁静中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