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西湖席上得乐字》
时间: 2025-01-27 03:2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月十日西湖席上得乐字
作者:韩维
秋云淡不飞,霜水清欲落。
维舟坐近浦,悲风满衡薄。
良游未为晚,佳节止在昨。
湛湛觞醪醇,娜娜菊枝弱。
天时倏代去,所恃有行乐。
何能学次公,忉咄谢多酌。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云彩轻淡而不飘飞,霜水清澈即将落下。
我在近岸的小船上坐着,悲凉的风吹满了我的衣襟。
美好的游玩尚未太晚,佳节的欢乐只在昨天。
清澈的酒杯中酒香扑鼻,娇弱的菊花在微风中摇曳。
时光转瞬即逝,我们所依赖的就是这份欢乐。
我何能像那位高人一样,惋惜于酒杯的多次斟酌?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云:秋天的云,象征季节的变化。
- 霜水:指秋霜凝结的水,清澈而冷。
- 维舟:小船,维指的是“停泊”。
- 衡薄:形容衣服薄,受悲风袭击。
- 觞醪:酒杯和酒,觞是酒杯的意思,醪则是混合的酒。
- 娜娜:形容柔美的样子,常用于描绘花草。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及的“次公”,指的是陶渊明,陶渊明以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景升,号白水,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以清新洒脱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诗人在西湖的宴会上,感受到时光流逝和欢乐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开篇的“秋云淡不飞,霜水清欲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秋季的宁静与清冷,这种意象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静而又微妙的基调。在“维舟坐近浦,悲风满衡薄”中,诗人以“维舟”自喻,坐在小船上,感受到悲风的侵袭,生动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忧伤的情绪。
接下来的“良游未为晚,佳节止在昨”,则转向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表达了诗人对欢乐的渴望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后两句“天时倏代去,所恃有行乐”更是点明了时光的无情与生活的意义,即在于享受眼前的快乐。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秋天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在众多诗作中显得独树一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云淡不飞:描写了秋天的云彩轻柔静止,暗示着一种宁静的美。
- 霜水清欲落:表现了清晨霜水的清澈,增添了秋日的凉意。
- 维舟坐近浦:诗人自喻为小船,身处近岸,暗示着孤独。
- 悲风满衡薄:悲风吹动衣衫,传递出一种凉意与忧伤。
- 良游未为晚:即便时光流逝,游玩仍未迟。
- 佳节止在昨:美好的节日已经过去,令人感到遗憾。
- 湛湛觞醪醇:酒杯中酒香浓郁,象征生活的乐趣。
- 娜娜菊枝弱:柔弱的菊花在微风中摇曳,暗示生命的脆弱。
- 天时倏代去:时光飞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所恃有行乐:生活的乐趣是人们所依赖的。
- 何能学次公:表达对陶渊明的羡慕,感到自己无法像他那样淡泊。
- 忉咄谢多酌:惋惜于酒杯的多次斟酌,感慨生活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小舟,体现孤独感。
- 拟人:描述自然景象如悲风、菊花,增强诗的情感。
- 对仗:如“良游未为晚,佳节止在昨”形成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光流逝与生活乐趣展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云:象征着宁静和变化的季节。
- 霜水:代表清冷和秋天的特征。
- 维舟:小船象征孤独与自由。
- 觞醪:酒象征生活中的乐趣和欢愉。
- 菊枝:象征生命的脆弱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维的“九月十日西湖席上得乐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欢乐的渴望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对爱情的追忆 -
诗中提到的“次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答案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苏轼的《赤壁赋》:借景抒情,感叹时光与人生。
诗词对比
- 韩维与陶渊明:两者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韩维更侧重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陶渊明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韩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