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冲卿晚秋过金明池》
时间: 2025-01-22 11:14: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群西郊行,正值秋风晚。
清霜卷枯荷,碧玉莹池面。
浮空结脩梁,涌波抗华殿。
云烟渺净色,览望一萧散。
顷思暮春际,都人盛嬉燕。
连帷错绣绮,方车鹜金钿。
填填鼓钟响,耳目厌譁眩。
乃令尘嚣辞,而有清旷恋。
达人冥至理,喧寂无异观。
偶然秉化往,何适非汗漫。
吾知御寇游,所乐在观变。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西郊有人出游,正值秋风萧瑟的傍晚。
清霜覆盖了枯萎的荷花,碧绿的池面闪烁着光泽。
空中浮云与梁柱交织,波浪激荡着华丽的殿宇。
云烟缭绕,色彩变幻,远望过去一片悠然自得。
想起了春末时节,大家正欢声笑语,尽情玩乐。
华丽的帷幕错落有致,金钿的车马如云似锦。
鼓声和钟声此起彼伏,耳朵与眼睛都感到厌倦与喧闹。
于是我决定告别尘嚣,享受这清幽广阔的宁静。
智慧的人能明了万物的道理,喧嚣与寂静无有差别。
偶尔把握住变化的机缘,何处不是洒脱自在。
我知道那些御林军的游乐,乐在于观察瞬息万变的景象。
注释:
- 闻群:听说、得知有很多人。
- 清霜:秋霜,表示天气变冷,荷花已经枯萎。
- 碧玉莹:形容池面如碧玉般光亮。
- 浮空结脩梁:云彩悬浮在空中,像梁柱一样。
- 涌波抗华殿:波浪起伏,冲击华丽的殿宇。
- 连帷错绣绮:华丽的帷幕错落有致。
- 耳目厌譁眩:耳朵和眼睛对喧闹感到厌倦。
- 达人冥至理:聪明的人能够明了事物的真理。
- 偶然秉化往:偶尔把握住变化的机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字君实,号翰叟,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山水诗见长,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描写金明池的秋景和人们的游乐,表达了诗人对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秋季的金明池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世纷扰的反思。开篇即用“秋风晚”引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通过对“清霜”“枯荷”“碧玉”等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静谧的秋日场景中。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回忆起春天的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欢声笑语的热闹场景引起了对过去的怀念,但同时随着“耳目厌譁眩”的感叹,诗人对这种喧嚣的生活感到疲惫,最终选择了告别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情世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与对世俗的逃避,极具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群西郊行,正值秋风晚。:诗人听说有很多人出游,正值秋天的傍晚,营造了场景的宁静。
- 清霜卷枯荷,碧玉莹池面。:秋霜覆盖了枯萎的荷花,映照出清澈的池水,形成一种冷清的美感。
- 浮空结脩梁,涌波抗华殿。:描述了浮云与波浪的动态,突显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 云烟渺净色,览望一萧散。:云烟缭绕,色彩恍惚,诗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顷思暮春际,都人盛嬉燕。:回忆起春天,众人欢聚嬉戏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连帷错绣绮,方车鹜金钿。:描绘了华丽的场景,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 填填鼓钟响,耳目厌譁眩。:强调了喧嚣的烦扰,诗人对这种热闹感到疲惫。
- 乃令尘嚣辞,而有清旷恋。:选择告别喧嚣,追求宁静的内心向往。
- 达人冥至理,喧寂无异观。:智慧的人明白喧嚣与寂静的本质并无区别。
- 偶然秉化往,何适非汗漫。:偶尔把握变化的机缘,无论身处何地都应洒脱自在。
- 吾知御寇游,所乐在观变。:最后表达了对变化的乐趣,寓意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空结脩梁”,将云彩比喻为梁柱,形象生动。
- 拟人:如“耳目厌譁眩”,赋予耳目以情感,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常有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描写秋日的宁静与人世的喧嚣,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繁华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变化与萧瑟的自然景象。
- 清霜:代表了秋天的寒冷与孤寂。
- 碧玉池面: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 华殿:代表着人间的繁华与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人对喧闹生活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厌倦
C. 无所谓
D. 向往 -
“浮空结脩梁”中的“脩梁”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情感
B. 天空的云彩
C. 水中的波纹
D. 人群的欢笑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韩维的《和冲卿晚秋过金明池》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描写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韩维更注重秋天的宁静与人世的纷扰,而杜甫则强调对亲人的思念与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韩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