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

时间: 2025-04-22 15:27:00

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

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总输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僧
杜荀鹤 〔唐代〕
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
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总输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繁华的名利之路上,我该依靠什么呢?就像百岁人生中,风中摇曳的烛光那么短暂。我只怕成为僧人却无法超脱,若是得到了,又全都归于僧人。

注释:

  • 利门名路:利门是指名利之门,名路是指追求名利的道路。
  • 百岁风前:指人活到百岁,在风中摇曳的烛光。
  • 短焰灯:短暂的烛光,象征人生的短暂。
  • 为僧僧不了:指成为僧人却无法真正放下执念。
  • 得了总输僧:即使得到了名利,最终也是要归于僧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荀鹤,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因其作品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而受到赞誉。他的诗歌多关注禅宗思想,常常表达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赠僧》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愈加深刻,反映了当时士人的迷茫与无奈。

诗歌鉴赏:

《赠僧》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开头两句以“利门名路”引入,展现了对名利的思考,诗人质疑依靠什么进入这条充满诱惑的道路。接着用“百岁风前短焰灯”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应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后两句则转向对出家为僧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挣扎的无奈。诗中通过简单的意象,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利门名路两何凭:质疑追求名利的依靠。
  2. 百岁风前短焰灯:人生短暂如烛光,隐喻生命的脆弱。
  3. 只恐为僧僧不了:担心成为僧人却无法真正解脱。
  4. 为僧得了总输僧:即使获得名利,最终也要回归内心。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短焰灯”比喻短暂人生)、对仗(“利门名路”与“百岁风前”形成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名利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精神归宿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利门:象征名利的诱惑与追逐。
  • 短焰灯:象征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 :象征精神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利门名路”是什么意思?

    • A. 追求名利的道路
    • B. 退出世俗的选择
    • C. 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答案:A
  2. “百岁风前短焰灯”中的“短焰灯”象征什么?

    • A. 灯火
    • B. 人生的短暂
    • C. 希望
      答案:B
  3. 诗中“为僧得了总输僧”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 A. 对名利的追逐
    • B. 对真正解脱的疑虑
    •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杜荀鹤的《赠僧》与王维的《送别》均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哲理,前者更侧重于名利的反思,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二者在主题上有异同,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境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