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离常州,夜宿小井,清晓放船三首》

时间: 2025-01-22 08:45:39

拦街父老不教行,出得东门已一更。

一事新来偏可意,梦中闻打放船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离常州,夜宿小井,清晓放船三首
作者: 杨万里

拦街父老不教行,出得东门已一更。一事新来偏可意,梦中闻打放船钲。

白话文翻译:

离开常州时,街上老者不让我走,出得东门时已过了很久。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感到特别高兴,梦中听到放船的锣声。

注释:

  • 拦街: 拦住街道,阻挡行人。
  • 父老: 指街上的老年人,通常是对年长者的尊称。
  • 不教行: 不让人离开。
  • 出得东门: 形容从东门走出去。
  • 已一更: 一更为夜里九点到十一点。
  • 一事新来: 最近发生的一件新事。
  • 偏可意: 特别令人高兴。
  • 梦中: 在梦里。
  • 闻打放船钲: 听到放船的锣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放船钲”指的是船只出航时所打的锣声,这一习俗在古代尤为常见,表现了水上交通的繁忙与生活的节奏。诗人通过梦中的声音,传达出对即将启程的期待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生于江西,后来移居到杭州。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观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离开常州的途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新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他在生活变迁中的感悟和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开头的拦街老者,象征着世俗的牵绊与对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绘,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出门的经历似乎加重了这一份孤独。然而,诗人又通过梦中的放船锣声,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新生活时情绪的复杂性。

杨万里的诗在描写细节上非常生动,尤其是“梦中闻打放船钲”,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的希望。放船的锣声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气息,更是对自由与新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拦街父老不教行”——隐喻着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
    • “出得东门已一更”——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夜幕的降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一事新来偏可意”——暗示生活中总会有新的欢喜与希望。
    • “梦中闻打放船钲”——通过梦境传达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拦街父老”和“出得东门”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一事新来偏可意”中的“事”仿佛具有了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新事物的感受。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新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人在生活变迁中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街道: 代表日常生活的场景,象征着世俗的牵绊。
  • 东门: 出发的地方,象征着新的起点与希望。
  • 梦中: 代表内心的渴望与向往,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放船钲: 象征着自由与新的旅程,唤起诗人内心的热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父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小孩

  2. 诗人梦中听到什么声音? A. 鸟鸣
    B. 放船的锣声
    C. 读书声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哀伤与期待并存
    C. 无聊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杨万里在离别时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描述离别与启程的主题,展现了对未来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