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

时间: 2025-01-26 03:29:19

汉恩天外洽,周颂日边称。

文独司空羡,书兼太尉能。

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

使者翰林客,馀春归灞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
作者:司空曙 〔唐代〕
汉恩天外洽,周颂日边称。
文独司空羡,书兼太尉能。
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
使者翰林客,馀春归灞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学士的送别之情,借助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赞美了张学士的才华。前两句指出汉朝的恩德普遍而广远,周朝的颂扬声誉远扬。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张学士文学才能的羡慕,认为他文采与书法兼备。后两句则描写张学士出关时的情景,遇见北方飞来的大雁,飞越岭南,像鹏鸟一样向南方去,最终作为使者归来,带着春天的气息回到灞陵。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恩:汉朝的恩德,指汉朝对文人的重视与培养。
  • 周颂:周朝的诗歌,称颂周王朝的美德。
  • 司空:古代官职,诗人用此自谦,表示对张学士的羡慕。
  • 太尉:古代重要官职,书法高超的人。
  • 出关:指离开关口,象征着离开家乡。
  • 北雁:指秋天南飞的大雁,象征着离别。
  • 南鹏:鹏鸟,传说中的大鸟,象征远大志向。
  • 翰林:指翰林院,古代文人集聚之地,象征着文化。
  • 灞陵:即灞河边的陵园,指归乡之地。

典故解析

  • 汉恩:源于汉代对文学与人才的重视,象征着文人所能享受到的恩泽。
  • 周颂:指《周颂》中的诗篇,强调文化的传承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长,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主要以五言诗和绝句见长。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张学士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岭南任职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与良好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汉代和周代的赞美,表现了对张学士的仰慕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将张学士的才能与古代名士相提并论,展现了他在文学和书法上的成就。诗中“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的描绘,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离别时的情景,也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人事的变迁与人生的旅途。全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恩天外洽:汉代的恩泽广泛而深远。
  2. 周颂日边称:周朝的赞誉响彻天际。
  3. 文独司空羡:我独自羡慕张学士的文才。
  4. 书兼太尉能:他的书法与太尉的才能并重。
  5. 出关逢北雁:他出关时遇到北雁飞来。
  6. 度岭逐南鹏:飞越山岭,向南方的鹏鸟追逐。
  7. 使者翰林客:作为使者的翰林院的客人。
  8. 馀春归灞陵:带着春天的气息回到灞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张学士比作鹏鸟,象征着他志向高远。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形式,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学士的深厚情谊与祝愿,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雁”:象征离别、相思。
  • “南鹏”:象征志向与追求。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相聚
    C. 战争

  2. “司空”在诗中是自谦的表现吗?
    A. 是
    B. 否

  3. 诗中的“南鹏”象征了什么?
    A. 志向
    B. 失落
    C. 回归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但王勃的诗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追求,而司空曙则更注重文人之间的情谊与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空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