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伯融》

时间: 2025-01-26 06:24:03

吴树绿如盖,越山天下奇。

遥知戎事暇,总是雅歌时。

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

西宛有名骥,安得为君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树绿如盖,越山天下奇。
遥知戎事暇,总是雅歌时。
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
西宛有名骥,安得为君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地的绿树如盖,越山的壮丽奇特。我远远能知道你闲暇时的戎事,正是吟唱雅歌的美好时光。国士曾经持节出征,将军已经在战场上立下了大旗。在西宛有一匹著名的骏马,怎么能让它为你奔腾呢?

注释:

  • 吴树:指的是吴地(今江苏省一带)的树木,形容绿树成荫。
  • 越山:指的是越国(今浙江一带)的山,寓意奇特、美丽。
  • 戎事:指战争、军事事务。
  • 国士:指国家的英才、杰出的人物。
  • 持节:古代官员出征时持有的信物,象征权力和使命。
  • 安得为君驰:意为如何能让这匹骏马为你奔跑,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闻名。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际,诗人通过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对国家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吴地的美丽和越山的奇特,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诗中通过“遥知戎事暇”的表述,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暗示了战乱中的宁静时光是多么珍贵。接着,诗人提到“国士曾持节”,不仅强调了国家需要英才的现实,更突显了将军的壮志与豪情。最后一句“安得为君驰”,通过名马的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树绿如盖:描绘了吴地的树木繁茂,形象生动。
  2. 越山天下奇:凸显越山的独特,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3. 遥知戎事暇:远远了解到友人的闲暇时光,流露出关心。
  4. 总是雅歌时:暗示在这样的时光中,吟唱雅歌是多么美好。
  5. 国士曾持节:提到英才出征,彰显国家需要人杰的现实。
  6. 将军已建旗:表明战斗已经开始,增强紧迫感。
  7. 西宛有名骥:名马的存在象征着优秀的潜力。
  8. 安得为君驰:寄托了对友人的祝愿,希望能够成就伟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吴树绿如盖”,将树木与盖子相比较,形象生动。
  • 对仗:如“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结构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树:象征繁荣与生机。
  • 越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壮丽。
  • 名骥:象征着优秀的人才与潜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树绿如盖,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荒凉
    • B. 繁茂
    • C. 贫瘠
  2. “国士曾持节”中的“国士”指什么?

    • A. 普通人
    • B. 国家英雄
    • C. 商贾
  3. 诗中提到的“西宛有名骥”,代表了什么?

    • A. 失败
    • B. 优秀人才
    • C. 普通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郭奎的《寄孙伯融》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但郭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历史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更深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郭奎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