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泊船菱洲,客有唱莲歌者,乞为新声,作此付之》

时间: 2025-01-11 11:12:12

杨柳随风舞,荷蕖盖水平。

閒时自棹小舟行。

一曲采莲歌罢晚凉生。

苦菂难成藕,浮根易化萍。

不如却待采红菱。

菱刺纵然伤手莫伤情。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南歌子 泊船菱洲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杨柳随风舞,荷蕖盖水平。
閒时自棹小舟行。
一曲采莲歌罢晚凉生。
苦菂难成藕,浮根易化萍。
不如却待采红菱。
菱刺纵然伤手莫伤情。

白话文翻译:

杨柳在风中摇曳,荷花在水面上盛开。
闲暇时,我轻轻划着小舟而行。
一曲采莲的歌声结束,凉意随之而生。
苦于菱角难以长成藕,浮萍却容易繁殖。
不如等到时机成熟,再去采摘红菱。
即使菱刺伤了手,也不会伤害我的情感。

注释:

  • 杨柳:指的是柳树,常用来象征柔美和春天。
  • 荷蕖:即荷花,古诗中常用来描绘水乡的美景。
  • :划船的桨。
  • 采莲:采摘莲花的活动,常见于江南水乡。
  • :菱角,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作食物。
  • 浮根:指水面漂浮的根部,常见于浮萍等植物。
  • :感情,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采莲歌”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一种描写江南水乡生活的题材,反映了那种闲适和愉悦的生活态度。"菱刺"则引发了对生活中艰辛与快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以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著称。其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风景,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在江南游玩时,目睹水乡的美丽风光并感受到采莲的乐趣。诗中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 泊船菱洲》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情节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开篇的“杨柳随风舞,荷蕖盖水平”描绘了一个温柔的春日场景,柳树随风摇曳,荷花在水面上盛开,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灵动。接下来的“閒时自棹小舟行”则进一步引入了作者的个人体验,轻松自在地划着小舟,宛如在享受这片宁静的天地。

在“采莲歌罢晚凉生”中,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象,更是在感受生活的韵味,采莲的歌声结束时,伴随着轻凉的晚风,让人不禁联想到生活的短暂与美好。后面几句则转而思考生存的现实,提到“苦菂难成藕”,寓意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尽管如此,诗人依然选择等待“采红菱”的时机,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表示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应保持乐观。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蕴藏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坚韧。诗中用词简练而意蕴深远,使得读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杨柳随风舞:描绘春日柳树的轻盈,表现自然的柔美。
    2. 荷蕖盖水平:荷花盛开,水面如盖,展现自然的富饶。
    3. 閒时自棹小舟行:闲暇时划舟,表现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4. 一曲采莲歌罢晚凉生:唱完采莲歌,凉意袭来,感受到暮色的宁静。
    5. 苦菂难成藕:表达生活中的艰辛,辛苦努力却不一定能获得回报。
    6. 浮根易化萍:浮萍繁殖迅速,象征生活中的变化与无常。
    7. 不如却待采红菱:呼吁耐心与等待,暗示美好事物需要时间。
    8. 菱刺纵然伤手莫伤情:即使面临困难,也不要伤害内心情感,表现出乐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杨柳”与“荷蕖”,“棹小舟”与“采莲歌”等,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应保持乐观与耐心的态度。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柔美与春天。
  • 荷蕖:象征美丽与富饶。
  • 小舟:象征自由与闲适。
  • 采莲:象征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 菱刺:象征生活的挫折与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 A. 荷花
    B. 菱角
    C. 芦苇
    D. 以上皆是

  2. "杨柳随风舞"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凄凉
    B. 生机勃勃
    C. 寂静
    D. 阴郁

  3. 诗中提到“苦菂难成藕”,这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忍耐
    B. 放弃
    C. 绝望
    D. 坦然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在主题上都涉及对生活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多地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而《南歌子》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美与生活的悠闲。两者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汪东研究》
  • 《古诗词欣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