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其七》
时间: 2025-01-11 11:0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常忆洛阳风景媚。烟暖风和添酒味。莺啼宴席似留人,花出墙头如有意。别来已隔千山翠。望断危楼斜日坠。关心只为牡丹红,一片春愁来梦里。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怀念洛阳美丽的风景。温暖的烟雾和和煦的春风让酒的味道更加醇厚。黄莺在宴席上啼叫,好像在留住宾客,墙头的花儿盛开,仿佛是在默默表达心意。自从分别以来,已经隔着千山万水。望着那高楼的斜阳,心中惦念的依然是牡丹的红色,一片春愁在梦中萦绕。
注释:
- 洛阳:古都,历史悠久,美丽的景致。
- 风景媚:风景美丽动人。
- 烟暖风和:形容温暖的烟雾和柔和的风。
- 莺啼:黄莺的鸣叫。
- 宴席:宴会、聚会。
- 花出墙头:墙头的花朵盛开。
- 千山翠:形容遥远的山峦青翠。
- 危楼:高楼。
- 斜日坠:夕阳西下。
- 关心:心中牵挂。
- 牡丹红:指牡丹花的红色,象征着美丽和富贵。
- 春愁:春天的忧愁,常常与离别和思念相关。
典故解析:
- 洛阳:作为古代的九朝古都,洛阳在历史上一直是文人骚客向往之地,许多诗歌中常提及洛阳的美景。
- 牡丹:牡丹是中国的传统花卉,象征着富贵和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散文流派,开创了“古文运动”。其诗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南歌子》是欧阳修晚年的作品,写作于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他在政治风波后的沉思与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洛阳美景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愁苦。开头两句“常忆洛阳风景媚”,将读者带入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描绘了洛阳的美丽风景。接着,诗人用“烟暖风和添酒味”展现了温暖的气候与欢愉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宴会场景。
“莺啼宴席似留人”,在欢愉的氛围中,黄莺的鸣叫仿佛也在呼唤宾客的留驻;而“花出墙头如有意”则赋予了花朵以灵性,似乎在默默向人们传递情感。这些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别来已隔千山翠”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远方的眺望,强调了与故乡的距离和心中的惦念。“关心只为牡丹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而“一片春愁来梦里”则将思念与愁苦的情感深化,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伤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忆洛阳风景媚:我时常怀念洛阳美丽的风景。
- 烟暖风和添酒味:温暖的烟雾和和煦的春风让酒的味道更加醇厚。
- 莺啼宴席似留人:黄莺在宴席上啼叫,好像在留住宾客。
- 花出墙头如有意:墙头的花儿盛开,仿佛是在默默表达心意。
- 别来已隔千山翠:自从分别以来,已经隔着千山万水。
- 望断危楼斜日坠:望着那高楼的斜阳。
- 关心只为牡丹红:心中惦念的依然是牡丹的红色。
- 一片春愁来梦里:一片春愁在梦中萦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莺啼”与“留人”相联系,展现宴席的温暖氛围。
- 拟人:墙头的花儿似乎有意向,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烟暖风和”“千山翠”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既有对美好景致的赞美,也流露出离别的愁苦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人在怀念中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使得这一份思念愈加沉重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故乡的情感寄托。
- 莺: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 花: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美丽。
- 千山:象征着距离与隔阂。
- 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美好,承载着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怀念的地方是哪里?
- A. 长安
- B. 洛阳
- C. 杭州
- D. 南京
-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鸟是什么?
- A. 燕子
- B. 黄莺
- C. 麻雀
- D. 百灵
-
诗中提到的主要花卉是什么?
- A. 兰花
- B. 玫瑰
- C. 牡丹
- D. 菊花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杜甫的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忧愁。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诗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在情感上更显得孤独与沉重。
- 《江雪》:柳宗元的诗则通过冬天的意象展现了更加冷清的孤独感。
粗略解读: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南歌子》更偏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而《静夜思》则更显沉重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