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道州谒周濂溪故居》
时间: 2025-01-26 02:13: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道州谒周濂溪故居
作者:柴随亨 〔宋代〕
迢迢豸岭水萦纡,
知是元公此结庐。
老屋至今图太极,
古碑犹在勒通书。
落花啼鸟春无恙,
窗草池莲景自如。
閒立钓游矶上石,
光风霁月满庭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道州周濂溪的故居。迢迢的豸岭水环绕着这里,想必就是元公(周敦颐)在这里建造的住所。老屋至今还能看到太极图,古碑依然刻着通书的内容。春天的落花和啼鸟相映成趣,窗前的草和池中的莲花,景色依然如昔。我悠闲地站在钓鱼的矶石上,阳光明媚,庭院里充满了清新宁静的气息。
注释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豸岭:地名,指特定的山岭。
- 元公:即周敦颐,号濂溪,宋代著名理学家。
- 结庐:建造房屋。
- 太极:道教、儒家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象征阴阳调和。
- 古碑:古代的石碑,通常用于铭记历史或传承文化。
- 勒通书:刻写《通书》的内容,通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书。
- 閒立:闲暇地站着。
- 钓游矶:指钓鱼的地方。
- 光风霁月:形容天气晴朗,风光明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柴随亨,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其作品常体现出较深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道州周敦颐故居的游览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周敦颐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故居风光的赞美。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的感受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周敦颐及其思想的崇敬。开篇“迢迢豸岭水萦纡”生动地描绘了故居的地理环境,水流蜿蜒,给人以遥远而又静谧的感觉,暗示了周敦颐所处的清幽境地。接着提到的“老屋至今图太极”,不仅展示了周敦颐的理念,还体现了古老文化的持久影响力。接下来的“古碑犹在勒通书”,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在诗的后半部分,春天的气息渗透于“落花啼鸟春无恙”,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在这幅图景中,窗外的草和池中的莲花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最后一句“光风霁月满庭除”则以清新明朗的风景结尾,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悠然自得。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居的依恋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古人思想的追慕,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文化情怀与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迢迢豸岭水萦纡:描绘了远处的水流曲折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静谧的感觉。
- 知是元公此结庐:确认这是周敦颐所建的居所,表达了对其的敬仰。
- 老屋至今图太极:老屋仍然保留着太极图,象征着周敦颐的哲学思想。
- 古碑犹在勒通书:古碑依旧留存,彰显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 落花啼鸟春无恙:春天的景象依旧美好,鸟鸣花落,生机盎然。
- 窗草池莲景自如:窗外的景色如常,展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閒立钓游矶上石:诗人悠闲地站在钓鱼的石头上,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光风霁月满庭除:晴朗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充满庭院,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映衬。
- 对仗:如“落花啼鸟”和“窗草池莲”,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
- 拟人:通过“啼鸟”体现出春天的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怀念周敦颐及其思想,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通过描绘故居的美景和历史,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豸岭水:象征自然的清新与曲折,反映诗人对自然的喜爱。
- 老屋:代表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 太极图:象征理想的和谐与哲学思想。
- 古碑:传承文化的重要象征,连接古今。
- 落花啼鸟: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体现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元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苏轼
B. 周敦颐
C. 李白 -
填空题:诗中的“老屋至今图____”指的是周敦颐的哲学思想。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对/错)
答案
- B. 周敦颐
- 太极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诗作,描绘了思乡的情感与夜晚的宁静。
- 《春望》:杜甫的诗作,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的《登高》与柴随亨的《过道州谒周濂溪故居》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但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而后者则体现出对文化与理想的追求。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自然与历史时的情感表达与风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