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荒荷扇,丝藕登盘瓜蔓剪。
风簟凉收,片叶吟蝉一院秋。
烟深鱼浦,波晕衣销人楚楚。
画了双蛾,船傍西泠去踏歌。
白话文翻译:
在雨水稀少的日子里,荷花的扇子显得更加清冷,细长的藕在盘子上盛着,瓜蔓被剪去。凉爽的风吹拂着竹席,片片叶子上吟唱的蝉声让整个院子都弥漫着秋的气息。烟雾深邃的鱼塘里,波光粼粼,衣衫轻盈的人显得格外楚楚动人。画了双蛾眉的女子,船只靠近西泠,去踏歌而去。
注释:
- 雨荒:雨少,指天气干旱。
- 荷扇:指荷花的扇子,用于形容荷花的清凉。
- 丝藕:细长的藕,象征水中柔美的植物。
- 瓜蔓剪:指瓜类的藤蔓被剪去,暗示丰收的结束。
- 风簟:竹席,清凉的感觉。
- 吟蝉:蝉鸣,寓意夏秋交替。
- 烟深:水面烟雾弥漫,营造氛围。
- 波晕:水波荡漾,反射光影。
- 楚楚: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
- 踏歌:在船上唱歌,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景祁,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号旻斋,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丽而富有情趣,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减兰》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减兰》是一首描绘初秋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闲适。首句“雨荒荷扇”便引入了秋天的气息,雨水稀少,让荷花的扇子显得更加孤寂,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着,细藕与瓜蔓的描写,则暗示着丰收的结束与生活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描绘了“片叶吟蝉一院秋”,蝉声的吟唱为秋天增添了一丝生气。接下来的“烟深鱼浦”,水波荡漾,衣衫轻盈的人影,展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场景,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最后两句“画了双蛾,船傍西泠去踏歌”,不仅是画中有人的意象,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让人不禁沉浸于诗人的情怀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荒荷扇:描绘干旱的季节,荷花的扇子象征着清凉与孤独。
- 丝藕登盘瓜蔓剪:细藕盛在盘中,瓜蔓被剪去,表现出夏天的结束与丰收的隐喻。
- 风簟凉收:竹席的凉意传达出秋天的气息。
- 片叶吟蝉一院秋:蝉鸣在庭院中回响,增添了秋天的氛围。
- 烟深鱼浦:描绘水面烟雾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波晕衣销人楚楚:水波荡漾,映衬出衣衫轻盈的女子,展现美丽。
- 画了双蛾:女子的眉目如画,生动形象。
- 船傍西泠去踏歌:船只靠近西泠,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仿佛在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荒荷扇”,将天气与荷花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如“吟蝉”,赋予蝉以人性,使情感更为丰富。
- 对仗:如“丝藕登盘瓜蔓剪”,对称工整,增添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秋天的气息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扇:象征清凉与孤寂。
- 细藕:象征柔美与丰收。
- 蝉鸣:象征夏秋交替。
- 烟雾:象征神秘与深邃。
- 波光:象征美丽与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减兰》的作者是谁? a) 张景祁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片叶吟蝉”中的“吟”字可以理解为: a) 教导
b) 唱歌
c) 说话
d) 跳舞
答案:
- a) 张景祁
- c) 秋天
- b) 唱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比较张景祁的《减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皆描绘自然与人情,但张的诗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象,而李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记忆的流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减兰》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