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用韵答纸衾简云岩
作者: 李曾伯
欹枕犹存舒卷声,
覆寒时与寝衣更。
价廉功倍人人燠,
一幅春风造化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寒冷的夜晚,轻轻地枕着被子,听到被子翻动的声音。寒冷的天气中,换上温暖的寝衣,感觉到温暖的回馈。这个被子的价格便宜,但给人的温暖却倍增,宛如春风般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造化。
注释:
- 欹(qī): 倾斜,指枕着时的姿态。
- 舒卷声: 指的是被子翻动时发出的声音。
- 覆寒: 指在寒冷的气候中。
- 寝衣: 睡觉时穿的衣服,通常是保暖的。
- 价廉: 价格便宜。
- 功倍: 效果成倍增加。
- 人人燠(yù): 人人都能感受到温暖。
- 一幅春风: 一层春风般的温暖。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小确幸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暗指春天的温暖能够融化寒冷,给人以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云,号云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从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寒冷的冬季,诗人通过描绘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温暖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温暖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温暖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热爱。开头两句“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被子轻轻翻动的声音,传递出一种温馨的感觉。接下来的“价廉功倍人人燠”,则是对生活品质的反思,强调了简单的物品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与舒适。最后一句“一幅春风造化成”,则是对自然的赞美,暗示了温暖的被子如同春风般令人舒适,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不乏生活的哲理,既表现了诗人对温暖的珍惜,也反映了对生活中简单幸福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温暖的意象更加生动,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欹枕犹存舒卷声:
- 描绘了夜晚躺在床上,枕着被子的状态,轻柔的翻动声响透露出一种安静而舒适的氛围。
-
覆寒时与寝衣更:
- 在寒冷的季节中,换上温暖的寝衣,强调了保暖的重要性,传达出对冬季寒冷的抵御。
-
价廉功倍人人燠:
- 说明价格便宜的被子能带来更大的温暖,反映出物质的简单与温暖的价值。
-
一幅春风造化成:
- 用“春风”来比喻温暖的被子,说明了自然的巧妙与和谐,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意象。
修辞手法:
- 比喻: “一幅春风”将被子比作春风,增强了温暖的感觉。
- 拟人: “舒卷声”赋予无生命的被子以声响,增强了生活气息。
- 对仗: 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温暖与生活的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热爱。通过描绘被子和春风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被子: 代表温暖、安全与舒适,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 春风: 象征温暖与生机,寓意希望与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价廉功倍”的意思是什么?
- A. 价格高且效果差
- B. 价格便宜但效果好
- C. 价格便宜且效果差
-
“一幅春风”中的“春风”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
- C. 风暴
-
诗人通过什么细节描绘了冬季的温暖?
- A. 寒风凛冽
- B. 温暖的被子和寝衣
- C. 雪花飘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用韵答纸衾简云岩》: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温暖与自然的和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同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自然的变化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相关研究论文和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