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4-28 14:38:42

西山隐道室,山光锁葱蒨。

松竹意可揖,节润欲入馔。

扳携一二友,香火共昏旦。

天台坐忘身,笑领吾所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山隐道室,山光锁葱蒨。
松竹意可揖,节润欲入馔。
扳携一二友,香火共昏旦。
天台坐忘身,笑领吾所眷。

白话文翻译:

西山中隐匿着我的小屋,山光将青葱的景色锁住。
松树和竹子像是可以相互致意,节气的润泽想要渗入我的饮食。
我牵着一两位朋友,香火在晨昏中一同燃起。
我在天台上忘却身心,笑着享受我所眷恋的一切。

注释:

  • 隐道室:隐秘的小屋,指隐居的地方。
  • 山光:山的光景,泛指自然的美好景色。
  • 葱蒨:形容山的绿色浓密。
  • 松竹: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的品德。
  • 香火:指烟火,通常指祭祀或日常生活中的香火。
  • 天台:高台,诗中指代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坐忘身:忘却肉身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典故解析:

“天台坐忘身”可以理解为隐士追求的道教思想,天台指代一种高远的境界,坐忘则是道教的修行方式,强调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的生活,体现了隐居者的洒脱与自在。
  • 创作背景:诗作在其隐居生活中创作,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突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与友人共度幽静时光的情景。从“西山隐道室”开篇,诗人即将他所处的环境与内心的宁静相结合,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松竹”不仅传达出自然的气息,还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强调了隐者的精神追求。随着“香火共昏旦”的叙述,诗人将生活的平凡与心灵的追求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笑领吾所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的珍惜。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传递出一种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西山隐道室:描述诗人居住在隐秘的山中小屋。
    2. 山光锁葱蒨:山中的光景如同被锁住的葱郁,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3. 松竹意可揖:松竹生意盎然,似乎可以互相致意,展现自然生机。
    4. 节润欲入馔:诗人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润泽的气息渗入日常饮食。
    5. 扳携一二友:与一两位朋友相伴,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友谊。
    6. 香火共昏旦:在晨昏共同点燃香火,象征着共享生活的平常与温馨。
    7. 天台坐忘身:在高台上忘却尘世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
    8. 笑领吾所眷:诗人笑着享受自己所珍视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光比作锁住的景色,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松竹似乎能够互相致意,赋予自然以灵性。
    • 对仗:如“香火共昏旦”与“扳携一二友”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西山:象征隐逸与宁静。
  • 松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 香火:象征生活的平凡与温暖。
  • 天台:象征超脱与超然。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山隐道室”指的是什么?
      • A. 城市的喧嚣
      • B. 隐居的小屋
      • C. 学校的教室
    2. “松竹意可揖”表达了什么?
      • A. 松竹生机勃勃
      • B. 松竹的枯萎
      • C. 松竹是无生命的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城市的怀念
      • C. 对战争的愤怒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诗词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与自然的关系,但更加强调了秋天的宁静与孤独。而曹勋的诗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人与友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一种更为活泼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涵盖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
  • 《宋诗三百首》:了解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与风格。
  • 《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