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鹿寺经园》

时间: 2025-01-10 22:48:11

华夏龙蛇外,天西备六书。

羌戎刊木鹿,儒墨辨虫鱼。

寺建青鸳古,经驮白马初。

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夏龙蛇外,天西备六书。
羌戎刊木鹿,儒墨辨虫鱼。
寺建青鸳古,经驮白马初。
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

白话文翻译:

在华夏的边疆,有龙蛇出没;
在天的西方,六种文字齐备。
羌族和戎族在木鹿上刻字,
儒家和墨家辨析虫鱼之类。
寺庙建立在古老的青鸳之上,
经典的经文由白马最初驮来。
与苍颉所造的文字相比,
不如传到梵王的居所。

注释:

  • 华夏:指中国,古代的华夏民族。
  • 龙蛇:象征着华夏的文化生机与活力。
  •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羌戎:古代居住在西北的民族。
  • 木鹿:可能指一种神秘的动物,象征着古老的文化。
  • 青鸳:古代的鸟类,常用来比喻美好。
  • 苍颉:传说中的文字创始人,象征文字的起源。
  • 梵王:指印度教或佛教中与智慧相关的神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和瑛,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 创作背景:在清代,文化交流频繁,汉字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使得诗人对文字的思考愈发深入。

诗歌鉴赏:

这首《木鹿寺经园》以古典的视角展现了汉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诗中提到的“华夏龙蛇外”,不仅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更引出了文化的多样性。诗人通过对羌戎刻字的描述,反映了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儒墨辨虫鱼”则展现出儒家与墨家在文化上的辩论,暗示着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发展。整首诗歌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空间,体现了汉字的厚重与外来文化的丰富。

在诗的后半部分,寺庙的建立与经典的传承则强调了文化的延续与变迁。最后一句“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则流露出诗人对文字本质与传承的深刻思考,表明了对汉字的自豪与对文化认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华夏龙蛇外”:华夏文化的边界,象征生机与活力。
    • “天西备六书”:西方文化的丰富,六种构造方式的齐全。
    • “羌戎刊木鹿”:古代民族在文化上的刻画,体现文化多样性。
    • “儒墨辨虫鱼”:儒家与墨家思想的竞争与交流。
    • “寺建青鸳古”:文化的传承与古老信仰的结合。
    • “经驮白马初”:经典的传播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 “何如苍颉字”:对文字起源的反思与对比。
    • “传到梵王居”:文化的流传与认同。
  •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汉字与外来文化进行对比,凸显文化的多样性。
    • 象征:使用龙蛇、青鸳等意象象征文化的生机与美好。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对汉字文化的自豪与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对外来文化影响的接受与包容,反映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思想。

意象分析:

  • 龙蛇:象征华夏文化的生机与力量。
  • 木鹿:代表古老的文化符号,暗示对历史的追溯。
  • 青鸳:象征美好与和谐,体现文化的优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书”指的是什么?
      • A. 字的构造方式
      • B. 六个民族
      • C. 六种哲学
    2. “羌戎”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民族?
      • A. 东北
      • B. 西北
      • C. 南方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诗词对比

    • 和瑛的《木鹿寺经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历史的延续,但和瑛更侧重于文字与文化的交融,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