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题三峡放舟图》

时间: 2025-02-04 15:45:34

倚斜阳。

望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

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

更谁知、三朝三暮,向黄牛、滩畔数回翔。

石峭舟轻,万重山影,晓月苍苍。

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忙了襄王。

脸泛朝霞,眸凝秋水,衣襟又兰芳。

猛回首、巫峰十二,独神女、灵气倍凄怆。

一样罗浮翠羽,记载荒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萼红·题三峡放舟图
作者: 曾廉 〔清代〕

倚斜阳。望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
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
更谁知三朝三暮,向黄牛滩畔数回翔。
石峭舟轻,万重山影,晓月苍苍。
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忙了襄王。
脸泛朝霞,眸凝秋水,衣襟又兰芳。
猛回首巫峰十二,独神女灵气倍凄怆。
一样罗浮翠羽,记载荒唐。

白话文翻译

在斜阳的余晖下,远远望去,黄牛和白马在天边逐渐消失。
稀疏的树林和古老的树木,寒烟缭绕,杂草丛生,南去的路尽头是潇湘。
谁又知道三朝三暮的时光,曾在黄牛滩边飞翔了多少次呢?
轻舟在陡峭的岩石间穿行,万重山影映衬着苍茫的晨月。
听说高唐是个美好的梦,云行雨洒,让襄王忙碌不已。
脸上泛着朝霞,眼中凝聚着秋水,衣襟上又飘逸着兰香。
猛然回首,巫峰的十二个峰峦,独自感到神女的灵气倍显凄凉。
同样的罗浮翠羽,记载着往昔的荒唐事情。

注释

  • 斜阳:指夕阳,形容傍晚的光景。
  • 黄牛白马:象征自然的和谐美,或指人们的生活。
  • 潇湘:指湘江流域,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 三朝三暮:指三天的早晚,形容时间的流逝。
  • 黄牛滩:实际地点,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美景的交替。
  • 高唐:指古代的一个地方,传说中美好的梦境。
  • 襄王:指历史人物襄王,象征着追求理想中的生活。
  • 巫峰:指巫山的峰峦,传说中的神女居住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著称,常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一萼红·题三峡放舟图》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三峡的美丽自然风光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曾廉在出游三峡时,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壮丽与人生的感慨,遂作此词,以抒发心中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开篇的“倚斜阳”引入了一个悠闲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享受着眼前的美景。接着,“黄牛白马”暗示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更谁知三朝三暮”,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此不仅仅是在描写自然景观,更是在反思个人的生命历程。舟轻而影重的对比,反映了内心的沉重与思索,尤其在“晓月苍苍”这一句中,月光和山影交相辉映,形成了深邃而又宁静的画面。

词中提到“高唐好梦”,不仅仅是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索,表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而“猛回首巫峰十二”则是对过往的追忆,神女的灵气在此刻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呼唤着逝去的美好。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深具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倚斜阳: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与悠闲。
  2. 望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天边的景象模糊而美好。
  3. 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感。
  4. 更谁知三朝三暮,向黄牛滩畔数回翔:时间的流逝与旅途中的思考。
  5. 石峭舟轻,万重山影,晓月苍苍:舟与山的对比,映衬出内心的沉重。
  6. 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忙了襄王: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生活的无奈。
  7. 脸泛朝霞,眸凝秋水,衣襟又兰芳:描绘人物的神态,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8. 猛回首巫峰十二,独神女灵气倍凄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9. 一样罗浮翠羽,记载荒唐:对过去荒唐经历的总结,反思人生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脸泛朝霞”比喻人物的美丽,暗示朝气。
  • 拟人:如“寒烟蔓草”,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多为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三峡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诗人将自然与人生命运紧密相连,展现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黄牛白马: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代表生活的理想状态。
  • 潇湘: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高唐:象征理想与美梦。
  • 巫峰:承载着对过往的追忆与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曾廉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倚斜阳”中的“斜阳”指的是?

    • A. 早晨的阳光
    • B. 正午的阳光
    • C. 傍晚的阳光
    • D. 午夜的阳光
  3. “向黄牛滩畔数回翔”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追忆
    • C. 愤怒
    • D. 自豪

答案

  1. B. 曾廉
  2. C. 傍晚的阳光
  3. B. 追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一萼红》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但主题更集中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倚斜阳。下一句是什么

望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上一句是什么

望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下一句是什么

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上一句是什么

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下一句是什么

更谁知、三朝三暮,向黄牛、滩畔数回翔。上一句是什么

更谁知、三朝三暮,向黄牛、滩畔数回翔。下一句是什么

石峭舟轻,万重山影,晓月苍苍。上一句是什么

石峭舟轻,万重山影,晓月苍苍。下一句是什么

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忙了襄王。上一句是什么

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忙了襄王。下一句是什么

脸泛朝霞,眸凝秋水,衣襟又兰芳。上一句是什么

脸泛朝霞,眸凝秋水,衣襟又兰芳。下一句是什么

猛回首、巫峰十二,独神女、灵气倍凄怆。上一句是什么

猛回首、巫峰十二,独神女、灵气倍凄怆。下一句是什么

一样罗浮翠羽,记载荒唐。上一句是什么

倚斜阳。下一句是什么

望黄牛白马,上一句是什么

望黄牛白马,下一句是什么

天际正微茫。上一句是什么

天际正微茫。下一句是什么

疏林古木,上一句是什么

疏林古木,下一句是什么

寒烟蔓草,上一句是什么

寒烟蔓草,下一句是什么

南去极潇湘。上一句是什么

南去极潇湘。下一句是什么

更谁知、三朝三暮,上一句是什么

更谁知、三朝三暮,下一句是什么

向黄牛、滩畔数回翔。上一句是什么

向黄牛、滩畔数回翔。下一句是什么

石峭舟轻,上一句是什么

石峭舟轻,下一句是什么

万重山影,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