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时间: 2024-09-19 21:52: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问梦迷何处。恁孤魂绕遍斗室,欲飞无路。
一霎数惊,不成寐,举目更添凄楚。
想那人正相笑语。紧倚栏干北望月,把新愁旧怅齐吩咐。
多少事,凭谁诉。奈何天,生生又缺,岂能为主。
千载女娲炼青石,今日也难重补。
寂寞了当年箫鼓。流水落花空有恨,这痴情总被无情误。
恩与怨,都尘土。
白话文翻译:
问我梦中迷失了哪里。那孤独的灵魂在斗室中徘徊,想要飞翔却无路可走。
一阵惊醒,无法入眠,抬头望去更加感到凄楚。
想象那人此刻正欢声笑语,紧靠栏杆北望明月,把新愁旧恨一并倾诉。
有多少事情,能够向谁诉说呢?可惜天意,总是反复无常,怎能由我主宰。
千年之前,女娲炼石弥补天缺,如今也难以再重来。
寂寞了往昔的箫鼓声,流水落花只剩下遗憾,这痴情总是被无情所误解。
恩怨情仇,不过都是尘世中的浮云。
注释:
- 问梦:疑惑梦境的去处。
- 孤魂:孤独的灵魂。
- 斗室:狭小的房间。
- 倚栏干:靠在栏杆上。
- 生生又缺:形容命运的无常。
- 女娲炼青石:指古代神话中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的故事,象征无法弥补的遗憾。
- 箫鼓:古代乐器,象征欢聚和往昔的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柏杨(1920-2008),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以其犀利的文风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历史、哲学与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金缕曲是作者在经历人生的孤独与感伤后所作,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作品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情感的无奈和对命运的叹息。
诗歌鉴赏:
《金缕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将孤独与怀念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歌开头便以“问梦迷何处”引入,直接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交错的困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接下来的描写中,孤魂在狭小的斗室中徘徊,渴望飞翔却无路可走,形象地表现了人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随着情感的发展,诗人回忆起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然而此时的他只能对着明月自诉衷肠,愈加显得凄楚。诗中提到“千载女娲炼青石”,不仅是对神话的引用,更是对人生遗憾的反思,表达了即使是神灵也无法解决的命运缺憾。最后,流水落花的意象更是深化了情感的悲伤,强调了痴情与无情之间的无奈与误解。
整首诗层层递进,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柏杨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爱情的无尽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梦迷何处”:询问梦中迷失的去处,表达内心的疑惑。
- “孤魂绕遍斗室,欲飞无路”:孤独的魂魄在房间中徘徊,想要逃离却无路可走,展现孤独感。
- “一霎数惊,不成寐”:一阵惊醒,无法入眠,表现心中的不安。
- “紧倚栏干北望月”:靠在栏杆上北望明月,寄托思念与孤独。
- “多少事,凭谁诉”:有多少事情,能够向谁诉说,体现无奈。
- “奈何天,生生又缺”:叹息命运的无常与缺憾。
- “千载女娲炼青石”:引用女娲补天的典故,象征无法弥补的遗憾。
- “流水落花空有恨”:流水与落花象征着无尽的遗憾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独的心情比作“孤魂”,形象生动。
- 对仗:如“新愁旧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流水、落花等自然意象,富有象征意义,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过往爱情的怀念与无奈,以及对命运无常的叹息,展现了人类在情感中的脆弱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魂:象征孤独与失落的心情。
- 明月:寄托思念与情感的象征。
- 流水:代表时光的流逝与遗憾。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缕曲》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柏杨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女娲炼青石”象征什么?
- A. 爱情的美好
- B. 人生的遗憾
- C. 自然的美丽
- D. 神话的传奇
-
“流水落花空有恨”中的“流水”主要象征什么?
- A. 爱情
- B. 生命的流逝
- C. 财富
- D. 友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诗词对比:
- 柏杨的《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孤独的感慨,但柏杨更多地体现了对命运无奈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加侧重于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柏杨《柏杨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