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时间: 2025-01-11 08:55:18

头颅盈斗血盈腔。

赠与人家识货郎。

遍数男人无刘邦。

少张良。

便是曹瞒也思量。

绝域斗室自彷徨。

今世但求遇宋江。

忠义堂前定八荒。

焚阿房。

跨马插花下洛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头颅盈斗血盈腔。赠与人家识货郎。遍数男人无刘邦。少张良。便是曹瞒也思量。绝域斗室自彷徨。今世但求遇宋江。忠义堂前定八荒。焚阿房。跨马插花下洛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对当下困境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头颅盈斗血盈腔”是指为了理想和信念而牺牲的决心;“赠与人家识货郎”则暗示着对现实中能够识人之才的渴望。接着提到刘邦、张良、曹瞒等历史人物,引出对英雄豪杰的追忆,表达了对他们的向往与对现状的不满。“绝域斗室自彷徨”则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最后提到的“今世但求遇宋江”突出了一种对忠义的向往,表达了希望能够像宋江那样在乱世中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愿望。

注释:

  • 头颅盈斗:形容流血多,表达不怕牺牲的气概。
  • 识货郎:指能够识别优秀人才的人,暗示对识人之才的渴望。
  • 刘邦、张良、曹瞒: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力量和智慧。
  • 绝域斗室:指在偏僻和封闭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和彷徨。
  • 宋江:《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以忠义著称,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柏杨,现代作家,以其敢言、直率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他的诗歌风格多变,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创作,反映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的失望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忠义、英勇精神的敬仰。开篇即以“头颅盈斗血盈腔”强烈的意象吸引读者,表达出一种对抗压迫和追求自由的决心。接下来的“赠与人家识货郎”则隐喻了对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志向的人的渴望,显示出在当今社会中孤独与无奈的氛围。

诗中对历史人物的提及不仅是对他们的赞美,更是对比现实的失落。“遍数男人无刘邦,少张良”,这句直白地表达了对当代英雄缺失的惋惜。最后的“今世但求遇宋江”,则是将个人理想与历史理想结合,展现出一种渴望团结与奋斗的情怀。

整首诗以浓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揭示了个人与历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头颅盈斗血盈腔”:表示为了理想或信念而不惜流血,象征着勇气与决心。
  2. “赠与人家识货郎”:希望能遇到能够识别自己价值的人。
  3. “遍数男人无刘邦”:感叹当今缺乏像刘邦那样的英雄。
  4. “少张良”:同样缺乏如张良那样的智者。
  5. “便是曹瞒也思量”:即使是曹操这样的枭雄也让人深思,暗示复杂的政治局势。
  6. “绝域斗室自彷徨”:在封闭环境中感到迷茫与孤独。
  7. “今世但求遇宋江”:希望能在乱世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8. “忠义堂前定八荒”: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向往,愿意为之奋斗。
  9. “焚阿房”:提到焚烧阿房宫,象征对权力与奢华的反叛。
  10. “跨马插花下洛阳”: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场景,象征着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头颅盈斗”形象地表现出为了理想而牺牲的决心。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血盈腔”,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渴望能在当今社会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追求忠义与理想,反映出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渴望。

意象分析:

  • 头颅:象征着生命和牺牲。
  • :代表了为理想而战的勇气和代价。
  • 英雄(刘邦、张良、曹瞒、宋江):象征着不同的理想与追求,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
  • 忠义堂:象征着忠诚与正义,理想的寄托地。
  • 阿房宫:代表奢华的权力与腐败,对其焚烧则表达反叛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头颅盈斗”意指什么? A. 生命的力量 B. 不怕牺牲的决心 C. 历史的回忆

  2. “今世但求遇宋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A. 寻找权力 B. 渴望忠义的伙伴 C. 怀念历史英雄

  3. 诗中提到的“焚阿房”象征着何种情感? A. 对奢华的追求 B. 对权力的反叛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柏杨的《忆王孙》更加强调对历史英雄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而李白则是通过怀古情怀表达对过往光辉岁月的追忆。两者虽皆有所怀念,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偏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后者则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1. 柏杨作品集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