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柏杨
廿载风尘逐断萍。
渔阳鼙鼓不堪听。
可怜无计留黑发,一番对镜一番惊。
人已老,百未成。
孤灯凄雨话生平。
国愁家恨难挥泪,且把心情作笑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人生后,感慨万千。过去的生活如同漂泊的浮萍,仿佛无法停留。渔阳的鼓声让人心痛不已,令人难以忍受。可惜年华已逝,无法再留住黑发,每次照镜子都让自己感到惊讶。虽然人已经老去,却仍未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孤灯下,细雨中,谈论着自己的一生,家国的忧愁和个人的遗憾如同无法抑制的泪水,最后只能以笑声掩盖心中的苦涩。
注释
- 逐:追逐、跟随。
- 断萍:指漂泊不定的生活,如同断了的浮萍。
- 渔阳鼙鼓:渔阳的战鼓,象征着战乱和动荡。
- 对镜:照镜子,反思自己的容颜和过往。
- 孤灯凄雨:孤独的灯光和凄凉的雨,渲染了孤寂的氛围。
- 国愁家恨:国家的忧愁和家庭的怨恨,表现了深重的情感负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柏杨(1920-2008),原名柏松,台湾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历史的深刻见解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鹧鸪天》创作于作者对人生的回顾和对国事的思索之中,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形成了诗中深沉的情感基调。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柏杨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深刻反思自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廿载风尘逐断萍”揭示了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二十年如同浮萍一般,令人感叹不已。接着,“渔阳鼙鼓不堪听”更是将诗人的心情推向高潮,渔阳的战鼓声不仅是对历史动荡的回响,更是对个人命运的沉重叹息。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可怜无计留黑发”的无奈,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惋惜,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理想未能实现的失落。孤灯凄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令人深思。在“国愁家恨难挥泪”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深刻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最后以“且把心情作笑声”结尾,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坚韧和对生活的调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国家和自我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廿载风尘逐断萍:二十年的风尘岁月如同断了的浮萍,显现出人生的漂泊和无所依附。
- 渔阳鼙鼓不堪听:渔阳的鼓声让人心痛,象征着战乱与心灵的痛苦。
- 可怜无计留黑发,一番对镜一番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照镜子时产生的惊讶,反映了对衰老的感慨。
- 人已老,百未成:年纪渐长,却仍未实现心中的理想,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和遗憾。
- 孤灯凄雨话生平:在孤独的灯光下,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倾诉自己的经历。
- 国愁家恨难挥泪,且把心情作笑声:国家的忧愁与个人的遗憾交织,最终选择以笑声掩盖内心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断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漂泊感。
- 对仗:如“孤灯凄雨”和“国愁家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国愁家恨”以情感,强调了诗人的情感负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无常、对青春的怀念、对理想的追寻以及家国情怀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情感态度,体现出一种无奈而坚韧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尘:象征着辛劳与漂泊,暗示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 渔阳鼙鼓:代表战争与历史的动荡,增强了诗歌的悲壮感。
- 黑发:青春的象征,代表着年华的逝去与无法挽回。
- 孤灯凄雨:营造出孤独与凄凉的氛围,反映内心的孤寂。
- 笑声:象征着面对困境的坚强与乐观,尽管内心有苦,却仍选择以笑应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渔阳鼙鼓”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快乐
- B. 战争和动荡
- C. 自然的美好
- D. 爱情的甜蜜
-
填空题:诗人通过“可怜无计留黑发”表达了对__的感慨。
-
判断题:诗中的“孤灯凄雨”表现出一种温暖的情感。 (对/错)
答案
- B
- 青春年华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豪情。
- 杜甫的《春望》: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柏杨的《鹧鸪天》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柏杨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历史的沉重,而李白则表达了豪放与对人生的无畏态度。
参考资料
- 柏杨《历史的背影》
- 柏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