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湖上见柳影因赋此阕》
时间: 2025-01-11 20:02: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阴冉冉。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无端忽度阑槛。章台路暗人归处,看足了斜阳浓淡。又几痕水际低窥,近日楚腰全减。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笼住文簟。欲结同心,空试荑苗,作就三分销黯。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最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阴影缓缓移动,嫩绿的苔藓在阳光下闪烁,庭院深深地掩藏。千丝万缕的柔情,摇曳如烟,忽然间便越过了栏杆。章台路上昏暗,归人的去处,尽情欣赏斜阳的浓淡变化。水边又有几道痕迹低垂,最近的楚腰似乎已全然减弱。依稀可见平滑的月光,混乱的云彩铺满小径,笼罩着文质彬彬的书笺。想要结成同心,白白试探荑苗,终究是三分的愁苦。寒意渐增,清明之后,扫不尽随风的轻微忧虑。最终在镜中再描绘秋天的疏朗,记得曾踏枝而出,乌鸦点滴。
注释
- 轻阴:柔和的阴影。
- 嫩苔:嫩绿的苔藓。
- 千缕柔魂:指细腻的情感,形容情绪如烟般缥缈。
- 章台路:古代传说中的相思之路,意指恋人归处。
- 楚腰:比喻女子的纤细腰肢,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子。
- 荑苗:指试探性地种植的植物,象征情感的追求。
- 寒添白袷:指天气寒冷,白色的袷袢衣物增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80-约1750)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山西,后迁居南京。他的诗风细腻、婉约,常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清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疏影》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对人生情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轻阴”“嫩苔”“斜阳”“楚腰”等,通过这些意象描绘出一个幽静而富有诗意的湖畔场景。诗人用“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来形容内心的柔情,呼应了自然的柔和,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的“欲结同心,空试荑苗”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但又隐含着无奈和失落。最后几句“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交融,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阴冉冉:描绘出一种轻柔的阴影,给人以宁静之感。
- 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通过描绘庭院中的苔藓,表现出一种幽深而静谧的环境。
- 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情感如同轻烟一样缥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敏感。
- 章台路暗人归处:章台路是象征归途的地方,暗示着对归属的思考。
- 看足了斜阳浓淡:细致描绘阳光的变化,暗含人生的无常。
- 又几痕水际低窥:水边的痕迹象征着过去的回忆。
- 近日楚腰全减:美的感受减弱,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 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描绘月光和云彩,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笼住文簟:文簟象征着诗书的情怀,被笼罩在忧虑中。
- 欲结同心,空试荑苗: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但又感到无力。
- 寒添白袷清明后:天气转寒,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扫不尽随风微敛:难以抹去心中的忧虑。
- 最镜中再写秋疏:在镜中反思,体现出自我审视的意识。
- 记得踏枝鸦点:回忆过去的点滴,留有一丝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烟,增强了情感的柔和和虚幻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景物与人心相互呼应。
- 对仗:如“寒添白袷”“清明后”,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阴:象征柔和的内心情感。
- 嫩苔:指代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斜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楚腰:象征美丽与失落。
- 白袷:象征寒意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缕柔魂”描绘的是: A. 严肃的情感
B. 细腻的情感
C. 激烈的情感
答案:B -
“章台路暗人归处”中的“章台路”象征: A. 归属的思考
B. 幸福的归宿
C. 旅途的结束
答案:A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与人情
B. 战争与历史
C. 科技与未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对,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疏影》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而《月下独酌》则更具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词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