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云途中见寄》

时间: 2025-01-27 04:02:38

十年计拙未能伸,四海滔滔总是津。

但得有山供醉眼,不忧无地著寒身。

莺花撩乱空三月,风雨凄凉过几旬。

莫道衡阳无雁信,故应时有北来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年计拙未能伸,四海滔滔总是津。
但得有山供醉眼,不忧无地著寒身。
莺花撩乱空三月,风雨凄凉过几旬。
莫道衡阳无雁信,故应时有北来人。

白话文翻译:

这十年的计划不尽如人意,四处奔波只感到无尽的困惑和迷茫。只要有山可以让我醉眼观赏,我就不在乎没有土地让我栖身。三月的莺花争相开放,然而风雨却使人感到凄凉,已过了好几周。不必说衡阳没有雁信,因为应该会有北方人来此寄托思念。

注释:

  • 计拙:指计划不成或不如意。
  • :指渡口,形容四海的波澜壮阔。
  • 醉眼:形容因美景而陶醉的眼神。
  • 寒身:指生活的困苦或没有安身之处。
  • 莺花撩乱:形容春天花开鸟鸣的热闹景象。
  • 衡阳:指湖南的衡阳,常用来寄托思念之情。
  • 雁信:指鸿雁传递的书信,象征远方的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字子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作流传广泛,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充分展现了当时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远方好友的思念。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歌鉴赏:

《次韵子云途中见寄》是韩元吉在旅途中寄情于友的诗作,诗中以“十年计拙”开篇,直接点出他对人生理想未能实现的失落感。接着,他通过描绘四海的波涛和山水的美景,表达了对外界的感受与对内心的寄托。诗中“但得有山供醉眼”一句,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认为即使生活艰辛,只要有美景相伴,便能忘却烦恼。

在春天的描写中,“莺花撩乱空三月”一语,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紧接着“风雨凄凉过几旬”却又显露出生活的不易,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此外,结尾两句“莫道衡阳无雁信,故应时有北来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暗示了诗人心中仍存有希望和期待,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及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风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年计拙未能伸:十年的努力与计划都未能实现,抒发了失落的情绪。
  2. 四海滔滔总是津:四处漂泊,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困惑与迷茫。
  3. 但得有山供醉眼:只要有美丽的山景可以陶醉,便足以慰藉心灵。
  4. 不忧无地著寒身:不在乎没有安身之处,表达了对物质条件的淡泊。
  5. 莺花撩乱空三月:描绘了春天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
  6. 风雨凄凉过几旬:尽管春光美好,风雨却带来了凄凉的感受。
  7. 莫道衡阳无雁信:不要说衡阳没有鸿雁的消息。
  8. 故应时有北来人:应该会有北方人来此,传递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挫折比作“津”,形象地表现出困惑与无助。
  • 对仗:如“莺花撩乱空三月,风雨凄凉过几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 拟人:通过“莺花撩乱”赋予自然景象以动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为基础,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用自然的美好来抚慰心灵,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心灵的寄托。
  • 莺花: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映衬了诗人的情感。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艰辛与挑战,形成与春光的对比。
  • 北来人:象征着远方的朋友与思念,寄托着希望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元吉的“十年计拙未能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高兴与满足
    C. 宁静与安详

  2. 诗中提到的“莺花撩乱空三月”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夏天的盛景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3. “莫道衡阳无雁信”中的“衡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
    B. 北京
    C. 上海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维《鹿柴》:通过山水意象表达隐逸情怀与自然美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韩元吉《次韵子云途中见寄》李白《将进酒》
    • 韩元吉的诗强调自然美与内心的反思,体现了一种淡泊与无奈;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来宣泄情感,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方式,体现了宋代与唐代诗歌的风格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韩元吉的诗歌风格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