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北齐校书图》
时间: 2025-01-27 03:52: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
纲罗卷轴三千余,欲儒非真类迂愚。
雌黄是正定不抚,虚文末学徒区区。
岂识治道通唐虞,语言从高馆希石渠。
后来御览嗟何书,修文偃武事益诬。
转头来函城已丘墟,峨冠广袖长眉须。
丹书写此犹不渝,高鬟侍女曳红裾。
两骓帕鞍立奚奴,罢琴涉笔倾酒壶。
兰台供拟信乐欤,不知画手安用摹。
无乃逞巧聊自娱,千年视之一欷嘘。
君不见文皇学士十八人,谋猷事业皆功臣。
瀛洲旧图应更真,诸君寻观为拂尘。
白话文翻译
谁为北齐的校书作了这幅图?当时的书法家也都算得上是儒士。
卷轴上有三千多本书,想要成儒却非真正的学问,而是迂腐愚昧。
雌黄是正,定不去抚摸,空谈文辞只会让学习者变得浅薄。
岂能理解治国之道如唐虞,言辞却从高馆中希求石渠。
后来皇帝所看的书籍,修文偃武的事迹愈发荒谬。
回头一看,函城已成丘墟,穿着峨冠广袖的长眉须。
丹书写成这一切依旧不变,侍女高髻拖着红裳。
两匹骏马立在奚奴旁,放下琴,拿起笔,倾倒酒壶。
兰台供奉的似乎是信乐,不知画者何以能模仿。
是否只是逞能自娱自乐,千年后看之令人叹息。
你难道没有看到文皇的学士们十八位,谋划事业皆为功臣。
瀛洲的旧图应当更为真实,诸君前来观赏需拂去尘埃。
注释
- 校雠:校对、校正书籍。
- 雌黄:古代用作写字的颜料,指正统之道。
- 唐虞:指古代贤明的统治者,象征治国的理想。
- 兰台:古代文官的办公之处,象征文人雅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字公度,号景亭,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
《跋北齐校书图》创作于北宋时期,韩元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书法与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开篇的提问开始,便引人深思。诗人通过描绘北齐校书的图像,引出对古代文化的反思,尤其是对当时儒学的质疑。诗中反复出现的“儒”字,显示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关注和对其表面化的批判。诗人认为,真正的儒学应当深刻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强调修身治国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提及了“雌黄”、“虚文”等意象,暗示当时的文化环境中,许多学者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真正的学问与实践。对于后世的书籍,诗人则表示失望,认为文人们在追求表面文章时,忽视了真正的学问。
最后,诗人以“文皇学士十八人”作结,强调历史上真正的文人应具备的能力与担当,呼唤人们重视真正的文化传承。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有对当代文化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齐校雠谁作图:开篇质疑,暗含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思考。
- 一时紬书亦名儒:指出当时书法与儒学的关系。
- 纲罗卷轴三千余:形象地描绘出书籍的丰富,但却有流于表面的倾向。
- 欲儒非真类迂愚:批判那些伪儒者。
- 岂识治道通唐虞:强调治国之道的重要性与前辈的智慧。
- 语言从高馆希石渠:暗示当时文人仅仅追求表面,而忽视了实质。
- 后来御览嗟何书:对后世的失望。
- 转头来函城已丘墟:描绘历史的变迁与失落。
- 丹书写此犹不渝:尽管时光流逝,诗人的热情依旧。
- 高鬟侍女曳红裾:描绘古代风俗,增添了诗的细节。
- 兰台供拟信乐欤:对文士的质疑。
- 千年视之一欷嘘:对历史的叹息。
- 君不见文皇学士:用历史人物喻指真正的文人。
- 瀛洲旧图应更真:期望文化能回归真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雌黄是正定不抚,虚文末学徒区区”体现了对比。
- 比喻:如“函城已丘墟”,比喻历史的变迁。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对古代儒学的追求与对当代文化的反思,表达了希望恢复真实文化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校书:象征文化的传承与修正。
- 雌黄:寓意文化的正统性。
- 兰台:象征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雌黄”是指什么?
- A. 一种书法
- B. 一种颜料
- C. 一种文人
- D. 一种书籍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古代文化
- B. 批判伪儒
- C. 追求个人名利
- D. 记录历史变迁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牧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关注历史与文化的沉浮,但其情感更加悲壮,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