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 其一 乙未自寿》

时间: 2025-04-28 02:12:39

红蕖漾月。

薰风特地生梧叶。

一年风月今宵别。

隐隐笙鸾,何处有炎热。

凤凰山下榴花发。

一杯香露融春雪。

幔亭有路通瑶阙。

知我丹成,容我醉时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蕖漾月。薰风特地生梧叶。一年风月今宵别。隐隐笙鸾,何处有炎热。凤凰山下榴花发。一杯香露融春雪。幔亭有路通瑶阙。知我丹成,容我醉时节。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荷花在月光下轻轻荡漾,温暖的春风特意吹拂着梧桐叶。一年四季的风月在今夜即将告别,隐约听到笙声和鸾声,不知道哪里还有炽热的气息。在凤凰山下,石榴花竞相开放,举杯饮下香甜的露水,仿佛春雪融化了。幔亭有路通往瑶台,我知道我的丹药已经炼成,恰好是我喝醉的好时节。

注释:

  • 红蕖:指红色的荷花,象征美丽和清纯。
  • 漾月:在月光下轻轻荡漾,描绘出宁静的夜景。
  • 薰风:温暖的风,通常指春季的风。
  • 笙鸾:笙是一种古乐器,鸾是一种神鸟,二者结合传达出音乐的优雅。
  • 凤凰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香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征纯洁和清新。
  • 丹成:炼丹成功,象征修道成趣。

典故解析:

  •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凤凰象征着高尚和美好,常与皇权和吉祥相连。
  • 瑶阙:指天上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雅的艺术追求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乙未年,诗人自寿之际,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醉落魄/一斛珠 其一 乙未自寿》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音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惆怅。诗的开头以“红蕖漾月”引入,给人一种恬静而美丽的画面,月光下的荷花仿佛在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接下来的“薰风特地生梧叶”,则通过春风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提到“隐隐笙鸾,何处有炎热”,隐喻着在美好的季节中,情感的复杂与变化。尽管是欢庆的时刻,诗人却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告别美好的时光。凤凰山下的榴花开得正艳,与“香露融春雪”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蓬勃。

最后一句“知我丹成,容我醉时节”则是诗人对自己修道成就的自信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红蕖漾月:描绘月光下荷花的美丽,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
    2. 薰风特地生梧叶:春风带来的温暖,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3. 一年风月今宵别:暗示时间的流逝,感叹美好时光的短暂。
    4. 隐隐笙鸾,何处有炎热:音乐与热情的对比,反映出心中复杂的情感。
    5. 凤凰山下榴花发:美好的景象,象征生命的盛开。
    6. 一杯香露融春雪:比喻春天的清新与纯洁。
    7. 幔亭有路通瑶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8. 知我丹成,容我醉时节:自信与享受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露融春雪”,通过比喻展现了春季的美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呈现出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拟人:如“红蕖漾月”,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感慨。

意象分析:

  • 红蕖:象征着美与纯洁。
  • :代表着宁静与思考。
  • 春风: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凤凰:象征着美好与高尚。
  • 香露:代表纯洁和甘美。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蕖”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
      • B. 牡丹
      • C. 玫瑰
    2. 诗人借助什么意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惜别?
      • A. 夕阳
      • B. 笙鸾
      • C. 凤求凰
    3. “知我丹成,容我醉时节”中,丹成指的是什么?
      • A. 修道成功
      • B. 饮酒
      • C. 诗歌创作

答案

  1. A. 荷花
  2. B. 笙鸾
  3. A. 修道成功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韩元吉的《醉落魄》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美酒与人生的享受,但韩元吉更强调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感悟,而李白则是豪放洒脱,强调酒的豪情与快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元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