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今代询黄发,临雍缺盛仪。
久从曾釜乐,俄重鲤庭悲。
德履嗟如在,功名误见期。
平生拄颐剑,聊挂墓门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如今的黄发(指老年人)在询问(追念),临雍(指临雍县)失去了往日的盛大仪式。
长久以来享受着曾经的快乐,突然之间又回到了悲伤的庭院。
对德行和品行的感慨犹如仍在,功名却误了期望。
一生倚靠着剑,随意挂在墓门的枝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今代询黄发:今时的黄发老人,指老年人对往事的追忆。
- 临雍:指临雍县,古地名,此处暗指地方的盛衰。
- 曾釜乐:曾经的快乐,暗指美好的往昔时光。
- 鲤庭:鲤鱼寓意,常与悲伤相连,表示哀悼。
- 德履:指品德和行履。
- 拄颐剑:指以剑为凭借,象征武士的身份。
典故解析:
- 鲤:在古代文化中,鲤鱼常常象征着希望和成功,但此处的“重鲤庭悲”则体现了失落和哀悼。
- 墓门:象征死亡与追忆,表示对逝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生平经历较为坎坷,常以感伤和沉思的笔触记录生活的无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徐公的悼念,表达了对其生前德行和功名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以悼念为主要主题,通过对徐公一生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沉思。首句“今代询黄发”开篇便引入对老年人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社会变迁带来的失落感。接下来的“临雍缺盛仪”则暗示了环境的变化与旧日盛世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逝者的哀悼,又含有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德履嗟如在,功名误见期”这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对功名的追求往往是以德行为代价,令人感慨。而“平生拄颐剑,聊挂墓门枝”则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出对英雄气概的反思,暗示着英雄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仍在。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增强了作品的韵律感和表现力。整体来看,这首挽词不仅是一首悼词,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韩元吉作为诗人的深邃和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代询黄发:指现代社会的老年人对昔日的情感追忆。
- 临雍缺盛仪:临雍地方的盛大仪式缺失,营造出一种失落的感觉。
- 久从曾釜乐:曾经的快乐犹如昨日,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 俄重鲤庭悲:转瞬间又回到了悲伤的境地,表明生死的无常。
- 德履嗟如在:感慨德行如同仍在,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 功名误见期:功名的追求往往是错位的,令人失望。
- 平生拄颐剑:一生倚靠剑,象征着对力量与地位的追求。
- 聊挂墓门枝:最终,留恋于墓门的枝头,暗示对逝者的追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如“鲤庭”比喻悲伤,使用形象的意象增强表达效果。
- 排比:情感的表达通过排比句式加强了诗的情感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逝者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韩元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警示人们珍惜当下,重视德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发:象征老年与回忆,表现对过去的感慨。
- 盛仪:象征繁华盛世,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 鲤庭:象征悲伤与哀悼。
- 剑:象征力量与身份,表现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墓门:象征死亡与追忆,强调对逝者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发”指代的是谁?
- A. 年轻人
- B. 老年人
- C. 小孩
- D. 壮年人
-
“德履嗟如在”的意思是什么?
- A. 品德和行履依然存在
- B. 功名依然辉煌
- C. 生活依然美好
- D. 友情依然常在
-
诗中提到的“鲤庭”主要表示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幸福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韩元吉的《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更多地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对生活的豪情与畅快,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元吉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