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丁亥,一九四七年》

时间: 2025-01-23 17:52:57

愁丝不遣东风断。

脂盝春融花露泫。

茗华刻字玉玲珑,金缕歌声珠宛转。

芳卮潋滟殷勤劝。

梦残寒深人已倦。

蛾眉翠袖抱花魂,兰气娇呵成薄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愁丝不遣东风断。脂盝春融花露泫。茗华刻字玉玲珑,金缕歌声珠宛转。芳卮潋滟殷勤劝。梦残寒深人已倦。蛾眉翠袖抱花魂,兰气娇呵成薄暖。


白话文翻译:

愁绪如丝,无法随着东风断去。春天的温暖融化了花上的露珠。茶香四溢,玉石上刻着字,玲珑剔透;金缕织成的歌声像珠子一样轻盈转动。芳香的酒杯在水面上闪烁,我恳切地劝你饮酒。梦已破碎,寒意深重,人也疲倦。蛾眉细眉,翠袖轻拢,抱着花的灵魂,兰香轻柔,令人感到一丝温暖。


注释:

字词注释:

  1. 愁丝:形容忧愁的感觉像丝线一样细长。
  2. 脂盝:指脂肪或油脂,形容花露的晶莹剔透。
  3. 茗华:指茶香,华一般指茶的美好。
  4. 芳卮:指盛香酒的酒杯。
  5.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蛾子般细长。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东风”常常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万物复苏,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情感。
  • “兰气”则常与美好女子的气质相联系,象征着细腻和温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咏雩(1910-1985),近代著名诗人,生于中国,受传统文化熏陶,作品多涉及人生哲学、自然美等,风格细腻、优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1947年,正值中国历史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玉楼春·丁亥,一九四七年》是一首展现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愁丝不遣东风断”以愁绪开篇,展现了内心的忧郁与无法释怀的情感。随后的描写,春日的花露和茶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柔和的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意象的运用上,作者将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如“蛾眉翠袖抱花魂”中的“蛾眉”,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也暗含了柔情与温暖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的细腻观察与赞美。而“兰气娇呵成薄暖”则通过兰香的描绘,将温暖与柔情融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温煦的一面。

整首词语调和谐,情感真挚,恰如春日的暖阳,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此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美的深刻挖掘,十分值得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愁丝不遣东风断:愁绪依然缠绕,无法随着春风的到来而消散。
  2. 脂盝春融花露泫:春日温暖,花露如泪般滴落,形容花的娇美。
  3. 茗华刻字玉玲珑:茶香四溢,玉石上刻有字,展现高雅的品味。
  4. 金缕歌声珠宛转:金缕编织的声音如珠子般轻盈动人。
  5. 芳卮潋滟殷勤劝:盛酒的酒杯在水面上闪烁,我热情地劝你饮酒。
  6. 梦残寒深人已倦:梦已破碎,寒意深重,心灵感到疲倦。
  7. 蛾眉翠袖抱花魂:女子的眉如蛾子般细长,抱着花的灵魂,形象优美。
  8. 兰气娇呵成薄暖:兰香轻柔,似乎带来了一丝温暖,感人至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丝”比喻忧愁的无形,增加情感的深度。
  • 拟人:如“兰气娇呵”,给兰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与形式上对称和谐,增添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美好、对生活的渴望与内心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对细腻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
  2. 花露:象征美丽与脆弱。
  3. :象征生活的雅致与宁静。
  4. 兰气:象征女性的优雅与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愁丝”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
    B. 内心的忧愁
    C. 美丽的女子
    答案:B

  2. “芳卮”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花
    C. 茶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兰气”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温暖
    C. 女性的优雅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常展现细腻的内心世界;黄咏雩则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温暖。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李清照与黄咏雩的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