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镇淮楼》

时间: 2025-01-26 02:25:47

缥缈飞楼景色佳,凭高一望遍天涯。

蜀山西去连三楚,淝水东来带两淮。

近市碧烟斜日起,远村芳树暮云霾。

仲宣徙倚应词赋,暂息尘机散旅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缥缈飞楼景色佳,凭高一望遍天涯。
蜀山西去连三楚,淝水东来带两淮。
近市碧烟斜日起,远村芳树暮云霾。
仲宣徙倚应词赋,暂息尘机散旅怀。

白话文翻译:

这座空灵高楼的景色非常美丽,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四方天地。蜀山向西延绵,连接着三楚大地,淝水从东流来,滋养着两淮地区。近处市区的青烟在朝阳下轻轻升起,远处乡村的芳香树木在黄昏的云霭中显得朦胧。仲宣(即王维)倚靠在楼上,吟咏着诗词,暂时抛却尘世的纷扰,放飞旅途中的思绪。

注释: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给人一种虚幻而美好的感觉。
  • 飞楼:高耸的楼阁,象征着高远和壮观。
  • 蜀山:指四川的山脉,代表着西方的风景。
  • 三楚:指楚国的三个地区,即今湖北、湖南和部分江西。
  • 淝水:指淝河,流经今安徽省,东流入淮河。
  • 仲宣:王维的字,诗人兼画家,代表了文人雅士的特征。
  • 尘机:尘世的纷扰和琐事,常用于形容心灵的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梦鸿,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登镇淮楼》写于黄梦鸿登楼所见的美景之际,结合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宇宙的宽广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登镇淮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楼所见的壮丽风景,展现了蜀山的雄伟与淝水的柔美。开篇以“缥缈飞楼”引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这高耸的楼阁之中,眼前一片辽阔的天地。

接着,诗中通过“蜀山西去连三楚,淝水东来带两淮”展现了地理的广阔,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胸怀的壮志与对自然的钦佩。尤其是“近市碧烟斜日起,远村芳树暮云霾”两句,描绘了市区和乡村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繁华的市井生活,又有宁静的田园暮色,构建了一个丰富而立体的自然画卷。

最后,诗人以“仲宣徙倚应词赋,暂息尘机散旅怀”作结,表达出一种闲适与惬意的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扰,融入到诗词的创作中,展现了文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与对心灵的解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缥缈飞楼景色佳:形容高楼的美景如梦似幻。
  2. 凭高一望遍天涯:站在高处,眺望四方,感受到天地的辽阔。
  3. 蜀山西去连三楚:蜀山延伸至三楚,展现了地理的辽阔和文化的交融。
  4. 淝水东来带两淮:淝水流向东边,滋养着两淮,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5. 近市碧烟斜日起:描绘市区的早晨,青烟袅袅升起,充满生活气息。
  6. 远村芳树暮云霾:远处的村庄被晚霞笼罩,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仲宣徙倚应词赋:提到王维,表达诗人对古代文人的尊敬。
  8. 暂息尘机散旅怀:放下世俗的纷扰,抒发心中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楼比作缥缈的景色,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蜀山西去连三楚,淝水东来带两淮”,形成了和谐的音律美。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文人对心灵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楼:象征着高远、自由的精神追求。
  • 蜀山淝水: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底蕴。
  • 碧烟芳树:象征着生机与宁静,展现了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缥缈飞楼”中的“缥缈”指的是什么? A. 轻盈飘渺
    B. 高大壮观
    C. 黑暗阴沉

  2. 诗中提到的“仲宣”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3. 诗人通过“暂息尘机散旅怀”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艺术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但更强调离别的情感。
  • 李白《庐山谣》: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风格上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王维与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