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郊居怀金沙崦西虞丈》

时间: 2025-01-11 20:08:18

数里寒林静,郊居爱日暄。

枯枝鸣旷泽,饥鹘下晴原。

洲暖冰生草,风疏叶满园。

因思高尚者,曾过崦西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里寒林静,郊居爱日暄。
枯枝鸣旷泽,饥鹘下晴原。
洲暖冰生草,风疏叶满园。
因思高尚者,曾过崦西村。

白话文翻译

数里之外的寒林寂静无声,
我在郊外居住,喜欢这温暖的阳光。
枯枝在空旷的沼泽上发出声音,
饥饿的鹰在晴朗的原野上俯冲而下。
温暖的洲上冰层融化出新草,
微风轻柔,院子里的树叶稀疏而满。
因此我想起那些高尚之人,
曾经路过崦西村。

注释

  • 数里:指距离,数里表示很远的地方。
  • 寒林:寒冷的森林,表现出冬日的冷清。
  • 郊居:指在郊外居住。
  • 日暄:日光暖和。
  • 枯枝:干枯的树枝,暗示冬天的萧瑟。
  • 鸣旷泽:在空旷的沼泽上发出的鸣叫声。
  • 饥鹘:饥饿的猎鹰,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 洲暖冰生草:温暖的洲上,冰融化后开始生出新草。
  • 风疏叶满园:微风轻拂,院子里的树叶稀疏而散满。
  • 高尚者:指品德高尚的人。
  • 崦西村:地名,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或向往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丰越人,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题材,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品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日,诗人可能身处乡间,环境宁静,心情舒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高尚人品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季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温暖的郊外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首联“数里寒林静,郊居爱日暄”通过对比寒冷的森林和温暖的阳光,营造出一种冬日和煦的氛围,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心灵的温暖。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冬天的生机:“洲暖冰生草,风疏叶满园”,表达了生命在寒冷中仍然顽强生长的主题。

在诗的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高尚的人物,似乎在追忆曾经的相遇,暗示着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因思高尚者,曾过崦西村”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待与追寻。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流露出深刻的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数里寒林静”:数里外的森林寂静,渲染出一种冬日的冷清。
    • “郊居爱日暄”:在郊外居住,喜欢温暖的阳光,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枯枝鸣旷泽”:枯枝在空旷的沼泽发出声响,暗示冬季的凄凉和生命的无奈。
    • “饥鹘下晴原”:饥饿的猎鹰在晴朗的原野上俯冲,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
    • “洲暖冰生草”:温暖的洲上冰融化,开始生出新草,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 “风疏叶满园”:微风轻拂,院子里的树叶稀疏而满,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机。
    • “因思高尚者”:因而想起那些高尚的人物,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曾过崦西村”:曾经路过崦西村,暗示对理想生活的回忆与向往。
  • 修辞手法

    • 本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自然景观更加生动。比如“枯枝鸣旷泽”赋予枯枝以声音,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冬日自然的欣赏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寒林:象征孤寂与寒冷,承载着冬日的沉寂。
  • 日暄:代表温暖与希望,体现了阳光带来的生命力。
  • 枯枝:象征生命的凋零,暗示着自然的无常。
  • 饥鹘:象征生存的压力与竞争。
  • 洲暖: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隐喻春天的来临。
  • 高尚者:象征理想的人格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数里寒林静”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 A. 繁茂的森林
    • B. 寂静的寒冷森林
    • C. 热闹的乡村
  2. “因思高尚者”中的“高尚者”指的是?

    • A. 诗人自己
    • B. 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 C. 农民
  3. 诗中提到的“崦西村”可以理解为?

    • A. 诗人的故乡
    • B. 理想的栖息地
    • C. 一座名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丰越人的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丰越人对崦西村的回忆形成对比,前者更具个人情感,后者更具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丰越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