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春日舟过白湖亭
作者: 刘蘅
远山碧在桥门外,岸上人家。
几树桃花。开傍东风染薄霞。
柳阴三五溪边女,笑语喧哗。
闲浣轻纱。一带烟光似若耶。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青山在桥门外显得格外清晰,岸边有几户人家。
几棵桃花正在盛开,仿佛被东风染上了淡淡的云霞。
柳树的阴影下,三五个姑娘在溪边,笑声喧哗。
她们悠闲地在水中浣洗轻薄的纱衣,烟雾缭绕如同幻境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清澈的绿色,形容山水的颜色。
- 岸上人家:指的是岸边的居民。
- 东风:春天的风,常常象征温暖和生机。
- 薄霞:轻薄的云霞,形容春日的柔和景色。
- 柳阴:柳树的阴影,为画面增添了一丝凉意。
- 闲浣:悠闲地洗涤,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状态。
- 轻纱:轻薄的纱布,常用于女性衣物。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桃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象征着春天和美好。桃花也与爱情有关,常用来表达对美好的向往。
- “柳阴”则是春天的象征,柳树在古诗中常与青春、柔情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蘅,近代诗人,生平虽无多记载,但其作品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透出恬淡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正值桃花盛开之际,诗人舟行于白湖之上,目睹岸边美景,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采桑子 春日舟过白湖亭》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全诗通过远山、桃花、柳阴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开头的“远山碧在桥门外,岸上人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接着,几树桃花的绽放仿佛为画面增添了色彩,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柳阴三五溪边女,笑语喧哗”一句,生动描绘了春日的闲适与欢愉。溪边的姑娘们在嬉笑,展现了青春的活力和春天的生机。诗句中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这春日的美景之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惬意。
最后一句“一带烟光似若耶”,以烟光的模糊感,增强了诗的梦幻色彩,留下了无尽的遐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山碧在桥门外,岸上人家。”:描绘远处的青山和岸边的居民,表现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景象。
- “几树桃花。”:点明桃花的存在,象征春天的到来。
- “开傍东风染薄霞。”:桃花在春风中盛开,映衬着薄薄的云霞,充满生机。
- “柳阴三五溪边女,笑语喧哗。”:描绘姑娘们在柳树阴影下的欢声笑语,展现了春日的活力。
- “闲浣轻纱。一带烟光似若耶。”:姑娘们悠闲地浣洗衣物,周围的烟光增添了梦幻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似若耶”将烟光与幻境相联系,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如“远山碧”和“岸上人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了一种闲适、愉悦的生活态度,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期盼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山: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广阔。
- 桃花:象征春天和生命的希望。
- 柳阴:象征柔美与青春。
- 溪边女:象征生活的欢愉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几树桃花”中的“桃花”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
- B. 丑陋
- C. 冬天
- D. 伤痛
-
诗中提到的“柳阴”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宁静
- B. 喧嚣
- C. 伤感
- D. 冷淡
答案:
- C. 春天
- A. 生命
- A.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多了几分忧伤,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桃花源描绘理想的田园生活,与刘蘅的诗形成对比,前者更多的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后者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享受与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