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丞相万里第四十五》

时间: 2025-01-11 10:08:40

星拆台衡地,斯文去矣休。

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丞相万里第四十五
星拆台衡地,斯文去矣休。
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危亡和文化衰退时的无奈与悲凉。星辰的变化使得天平台的作用不复存在,文人雅士也已归于沉寂。湖水的光辉与天空的遥远形成对比,沧江的流水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凄凉的历史。

注释

字词注释:

  • 星拆:指星辰的变化或消逝。
  • 台衡:古代天文观测台,象征着科学与文化的象征。
  • 斯文:指文人雅士,文化知识。
  • 屈注:意为倾泻,流向。
  • 沧江:指长江,象征着历史的流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星拆”和“台衡”寓意着国家的动荡和文化的衰落,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文人志士对前途的迷茫。诗中提到的沧江,则是历史的见证,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无尽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履平,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在国破之际,坚守节操,最终为国捐躯。文天祥的诗作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末年,国家内忧外患,文人士子在战乱中对未来感到无奈和失望。文天祥作为忠臣,面对国家的衰亡,心中充满悲愤与忧虑,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文化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文化衰退的深切忧虑。开头的“星拆台衡地”用天文现象隐喻时代的变迁,暗示着国家的动荡不安。接下来的“斯文去矣休”进一步揭示了文人精神的消散,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气氛。最后两句“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则用湖光和沧江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叹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流逝的岁月和无法挽回的命运。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文天祥在逆境中的顽强精神与深厚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星拆台衡地:星星的变化导致天平台的失效,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与文化的衰落。
  • 斯文去矣休:文人雅士渐渐消失,文化的光辉黯淡,表达了对士人的惋惜。
  • 湖光与天远:湖水的光辉与遥远的天空形成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距离感,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屈注沧江流:沧江的流水倾泻而下,象征着历史的无情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辰变化比喻为国家的动荡。
  • 对仗:句式工整,对仗工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湖光、沧江等自然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文人精神衰退的无奈,展现了他作为忠臣的悲壮情怀和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辰:象征着变化与动荡。
  • 台衡:代表文化与科学的衰退。
  • 湖光:象征着曾经的光辉与希望。
  • 沧江:代表历史的流逝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斯文去矣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望
    B. 欢喜
    C. 愤怒
    D. 疲惫

  2. “沧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未来
    B. 历史流逝
    C. 战争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陶渊明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文天祥的《江丞相万里第四十五》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文化的怀念。陆游的作品更多关注个人的抒情与对理想的追求,而文天祥则更加强调国家的危机感与文化的消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文天祥诗文集》
  2. 《宋代诗词鉴赏》
  3.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