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时间: 2025-01-10 22:53: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作者: 苏轼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
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
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朱红色的藤杖上,悠然自得地吟唱着《紫芝曲》。
在这里没有见到商山的老人,只有这位乡间的老者。
我希望和你一起在荔支社聚会,常常做些鸡黍饭。
请教我如何与世无争,月光下的烛火已无法与我争辉。
寒霜的风散去了阴霾,清明的天色如同早晨的阳光。
注释:
- 朱藤杖:指用朱色藤条制成的拐杖,象征着悠闲生活。
- 紫芝曲:古代的歌曲,象征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 商山翁:指的是隐居于商山的老者,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荔支社:意指一种聚会或社交活动,通常与饮食有关。
- 鸡黍:指用鸡和黍米(小米)做的饭,寓意田园生活的丰足。
- 光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争斗。
- 月固不胜烛:比喻月光明亮而无法跟蜡烛竞争。
- 霜飙:指寒冷的风,象征着清新的环境。
典故解析:
“商山翁”出自陶渊明的诗作,代表隐士生活的理想,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荔支社”则是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和社交生活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其诗词风格豪放、奔放,常以自然为题,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创作背景:
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心中对田园的向往愈发强烈,故而创作了大量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诗中描绘的场景温馨而宁静,作者以“朱藤杖”和“紫芝曲”开篇,展现了他悠闲的生活态度。接着,苏轼表达了希望能与隐居的老者共同享受田园生活的愿望,描绘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透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尤其最后两句,体现了作者对光明与清新生活的追求。霜飙散去阴霾,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扑面而来,宛如阳光普照,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作者的悠闲生活。
- 第二联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第三联希望与自然共处,享受简单的生活。
- 第四联则表明作者渴望与世无争的心态。
- 结尾通过自然的景象反映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固不胜烛”,通过对比展示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形成鲜明的意象对比。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朱藤杖:象征悠闲的生活态度。
- 紫芝曲:代表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 鸡黍:象征富饶与简单的生活。
- 霜飙:象征冷静的清新,表达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诗中坐倚的是什么? A. 白杨树
B. 朱藤杖
C. 松树 -
诗中提到的“商山翁”代表什么? A. 乡村老者
B. 隐士
C. 商人 -
“月固不胜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争斗
B. 宁静
C. 竞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陶渊明的田园诗,苏轼的作品更具豪放与奔放的气质,而陶渊明则更显内敛与温婉,两者都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苏轼传》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陶渊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