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太师和王挽诗三首 其三
作者:韩元吉 〔宋代〕
甲第神京冠,王封异姓优。
风云开杰阁,水月转芳洲。
种玉阶庭盛,挥金族绪周。
诸郎自持橐,衮衮尚公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的场景,表达了对权势和荣华的赞美。诗中提到的“甲第”指的是显赫的住宅,“神京”是指京城,象征着权力中心;“王封异姓优”说明了王爵的尊贵,是不同姓氏的封号,显示出其独特的地位。接下来的“风云开杰阁”描绘了风云变幻中出现的杰出阁楼,象征着英雄豪杰的出现;“水月转芳洲”则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水与月的结合象征着清幽和柔美。之后的“种玉阶庭盛”指的是庭院中如玉阶般的繁盛,显示了生活的奢华;而“挥金族绪周”则强调了金钱与权势的交织。最后一句提到“诸郎自持橐,衮衮尚公侯”,展现了众多青年才俊自持金钱,衣着华丽,地位如公侯一般,体现了年轻一代的风采。
注释:
- 甲第:指高大华丽的住宅,常用于形容权贵的居所。
- 神京:指京城,特指宋朝的东京,即汴京。
- 王封异姓优:王爵的封号是不同姓氏的,表示其尊贵。
- 风云:形容变幻的局势或英雄豪杰的出现。
- 杰阁:高大的楼阁,表示地位的崇高。
- 水月:水与月的组合,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象。
- 芳洲:美丽的洲岛,象征着风景的优美与宁静。
- 种玉:形容如同玉石般的美丽景象。
- 挥金:花费金钱,强调奢华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著名的文人,常以诗词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社会风貌及个人经历,风格典雅,常具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时代。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下对权势与华丽生活的感慨,反映出当时士人心态的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高官厚禄的生活状态以及随之而来的荣华富贵。诗的开头以“甲第神京冠”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权力象征的环境中,进一步通过“王封异姓优”强调了身份的尊贵。接下来的“风云开杰阁”和“水月转芳洲”则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映衬人事的辉煌,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视角转向当代年轻的士人,描绘他们身着华丽衣物,手持金钱,意气风发的样子,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自信。然而,透过华丽的表象,似乎也隐含了一丝对于物质追求的思考,是否真正的荣耀只是金钱与地位的堆砌?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财富的赞美,更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甲第神京冠:描绘了高大华丽的住宅,象征权力的巅峰。
- 王封异姓优:强调王爵的尊贵,表明社会地位的差异。
- 风云开杰阁:象征着英雄豪杰的出现,暗示着社会的变迁。
- 水月转芳洲: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的美感。
- 种玉阶庭盛:庭院的繁华,象征富贵与享乐。
- 挥金族绪周:金钱的流转,展现了奢华生活的现实。
- 诸郎自持橐:年轻人的自信与财富的象征。
- 衮衮尚公侯:众多人才汇聚,体现了社会的繁荣。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云开杰阁,水月转芳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奢华与自然美景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通过“甲第”、“王封”等意象,象征权力与财富。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权力与华贵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士人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同时也引发对物质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 甲第:象征权力与富贵。
- 神京:代表权力的中心。
- 风云:象征变化与英雄的崛起。
- 水月:代表美好的自然景象。
- 种玉:象征美好的生活与繁荣的景象。
- 挥金:象征奢华生活与经济实力。
- 诸郎:代表年轻一代的士人群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甲第神京冠”中的“甲第”指什么? A. 富丽的住宅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食物
D. 一个人名 -
诗中提到的“水月”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美丽的自然景象
C. 财富
D. 战争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爱情的赞美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对生活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豪华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韩元吉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与人事的辉煌,但韩元吉更侧重于对权力与财富的描写,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壮阔景象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元吉研究》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