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壬午2002除日,绿屋观腊梅将残,花尽垂面于枝荫,亦奇事也。再画折枝题咏一阕云》
时间: 2025-01-10 21:57: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弥月严寒,一朝轻霁,何处风送香盈。策筇欹立,消息问斜曛。万朵琼英紫萼,都垂首冰脸愁凝。宁非是,玖园梦冷。绿屋泯词心。阴阴。荒径里,繁枝滞冻,嫩蕊销金。叹文章山斗,豪气英声。到处名贤祠宇,竟遗此稷下森森。何堪睹,绮疏朽敝,寂寞付凄吟。
白话文翻译:
在严寒的腊月里,终于迎来了一天的晴霁,哪里传来阵阵花香呢?我倚着拐杖站立,向斜阳问候。满树的梅花,像琼英般的紫色花瓣都垂下头来,冰冷的脸庞愁苦凝重。难道这不是在梦中凋零的园子吗?绿屋中对词的热情已然消失。阴暗的路上,繁茂的枝条还滞留在冰冻中,嫩蕊也在消融。叹息着文章的气势如山,豪情与英声四处可见,然而名人的祠宇却留下这一片寂寞的稷下。怎能忍受这绮丽的景象变得枯败荒凉,孤独只能化作凄凉的吟唱。
注释:
- 弥月: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轻霁:天晴。
- 策筇:指用拐杖行走。
- 斜曛:傍晚的阳光。
- 琼英紫萼:指梅花的花瓣,形容其美丽。
- 玖园:美丽的园子,这里指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 泯词心:对诗词的热情消失。
- 稷下:指古代稷下学宫,是名士集聚之地。
- 绮疏朽敝:形容美丽的事物逐渐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蘅,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其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2002年除夕,正值腊梅即将凋零之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诗词创作热情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通过描绘腊梅的凋零与寒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在严寒的腊月,梅花虽香气四溢,然而在寒冷的现实中,它们的美丽却显得格外脆弱。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梅花的“愁凝”与“冰脸”形象地呈现出来,反映出生命的无常和美好的易逝。
诗中不仅有对梅花的描写,更有对文章豪气与英声的感叹,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名贤祠宇”的提及,暗示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和对当今世态的失落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切,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人事沧桑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弥月严寒,一朝轻霁:描绘腊月的寒冷和偶尔的晴天,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冷清。
- 何处风送香盈:问梅花的香气从何而来,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策筇欹立,消息问斜曛:诗人倚靠拐杖站立,显得孤独,向夕阳询问,展现出一种闲适的态度。
- 万朵琼英紫萼,都垂首冰脸愁凝:梅花的美丽与愁苦并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悟。
- 宁非是,玖园梦冷:暗示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已经冷却,令人感到失落。
- 绿屋泯词心:对词的热情消失,表现出对创作的无奈。
- 阴阴。荒径里,繁枝滞冻:阴暗的环境,生机停滞,反映出生命的无常。
- 叹文章山斗,豪气英声:对文化的赞美与对现状的失望交织。
- 到处名贤祠宇,竟遗此稷下森森:对名士的追忆,暗示当今文化的孤独感。
- 何堪睹,绮疏朽敝,寂寞付凄吟:对美好事物的衰败感叹,表达出内心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琼英紫萼”,增强形象感。
- 拟人:梅花“愁凝”的描述,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如“阴阴”和“荒径”,增强诗的韵律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对个人创作热情的反思,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好,尽管在严寒中仍然绽放。
- 寒冬:代表生命的艰难与挑战。
- 斜阳: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绿屋:象征着理想与创作的场所,表现出对文学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弥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A. 农历的第一个月
B. 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C. 阳历的三月 -
诗中“宁非是,玖园梦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理想的失落
C. 对现实的满足 -
诗中提到的“名贤祠宇”指的是? A. 名人纪念馆
B. 书院
C. 古代学宫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思。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喻蘅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