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时间: 2025-01-22 02:55:25意思解释
满庭芳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心狂意乱,歌迷酒惑。损伤三魂七魄。不顾危亡,一向贪恋财色。追陪花朋酒友,便联镳夸衒玉勒。宴赏处,向笙歌丛里,卖弄俊格。纵有石崇富贵,这朱颜绿鬓,怎生留得。止是行尸走骨,呆老九伯。时间荣华虽好,奈无常之事怎测。如省觉,做修持,非凡宾客。
白话文翻译:
心中狂妄意乱,被歌声和酒色所迷惑,损伤了我的三魂七魄。对此我无所顾忌,贪恋财富与美色。与花友酒友追逐嬉戏,便自夸自耀,炫耀自己的风采。在聚会的地方,任由笙歌缭绕,尽情卖弄自己的才华。即使有石崇那样的富贵,鲜艳的容颜和青翠的鬓发,又能留住什么呢?不过是行尸走骨,呆呆地像个老头。虽然时间和荣华都很好,但无常的事情又怎能预测呢?若能觉悟,修身养性,才是非凡的宾客。
注释:
- 三魂七魄: 传统文化中,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魂和七魄组成,象征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
- 石崇: 东汉时期的一个富豪,以奢华而著称。
- 行尸走骨: 形容失去生气,像个行尸走肉的人。
- 九伯: 指年老体衰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没有精神与活力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字子华,号云峰,主要以词闻名,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其风格往往充满了对世俗的批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元代,正是世俗风气盛行之时,诗人通过对奢华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享乐生活的反思与批判,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诗歌鉴赏: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狂欢和享乐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追求财富与美色中迷失自我的状态。开头几句直抒胸臆,强调了心境的混乱和被酒色所困的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追陪花朋酒友”来刻画那种热闹的场景,然而这种热闹背后却是对生命意义的轻视与遗忘。
诗中提到“即使有石崇富贵”,表现了对财富的讽刺,强调了外在的繁华无法真正留住人心。诗人敏锐地洞察到,尽管时间与荣华好似美好的追求,但却有着无法控制的无常,因而更显得人生的脆弱与无奈。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应当觉悟,修身养性,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而不是仅仅沉溺于表面的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心狂意乱: 形容内心的狂妄与迷乱。
- 歌迷酒惑: 被歌曲和酒色所迷惑,沉醉于享乐。
- 损伤三魂七魄: 身心受到极大损伤,精神状态不佳。
- 不顾危亡: 对于可能的危险和死亡毫不在意。
- 追陪花朋酒友: 与酒友花友一起追逐嬉戏,沉迷于享乐。
- 宴赏处,向笙歌丛里,卖弄俊格: 在聚会的地方,尽情炫耀自己的才华。
- 纵有石崇富贵: 即使拥有石崇那样的财富与地位。
- 怎生留得: 无法真正留住这些美好。
- 止是行尸走骨: 只不过是失去生气的行尸走肉。
- 时间荣华虽好: 时间与财富固然好。
- 奈无常之事怎测: 但无常的事情又如何能预测呢?
- 如省觉,做修持,非凡宾客: 若能觉悟,修身养性,才是真正的非凡之人。
修辞手法:
- 比喻: “行尸走骨”形象地比喻了失去生气的人。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排比: 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享乐生活的批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觉悟与修身的重要性,提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朋酒友: 代表世俗的享乐与欢乐。
- 石崇: 象征着世俗的富贵与奢华。
- 三魂七魄: 代表人的精神与情感,暗示内心的迷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石崇”是指哪个时代的人物?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
“心狂意乱”中的“狂”意思是: A. 疯狂
B. 快乐
C. 忙碌
D. 忍耐 -
诗人认为真正的“非凡宾客”应当具备什么特质? A. 财富
B. 忍耐
C. 觉悟与修身
D. 名声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马钰的《满庭芳》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人生的无常,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豪放人生的追求与享乐。两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却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