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虻(三首)》
时间: 2025-01-10 23:22:37意思解释
虻(三首)
原文展示:
阴深山有瘴,湿垫草多虻。
众噬锥刀毒,群飞风雨声。
汗粘疮痏痛,日曝苦辛行。
饱尔蛆残腹,安知天地情。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
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群。
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
蹄角尚如此,肌肤安可云。
辛螫终非久,炎凉本递兴。
秋风自天落,夏蘖与霜澄。
一镜开潭面,千锋露石棱。
气平虫豸死,云路好攀登。
白话文翻译:
在阴深的山中有瘴气,湿润的草地上有许多虻虫。
它们的刺咬像刀子一样毒,成群飞来发出风雨般的声响。
汗水粘着伤口,烈日下我忍受着痛苦的行走。
你们饱食蛆虫,却安能理解天地的情感?
千山之中溪水沸腾,六月的云朵像火烧一样。
自顾自己活得毫无特色,又怎么能忍受毒虫的群聚?
它们咬牛皮如同截断,吸马血留下痕迹。
即便是马的蹄角尚且如此,那我的肌肤又能怎样呢?
痛苦的刺咬终究不可久忍,炎热与凉爽本是交替的。
秋风从天而降,夏天的嫩芽与霜寒交融。
水面如镜,千尖石棱露出。
气息平和虫虫皆死,云路却是好攀登的。
注释:
- 瘴:瘴气,常指山中湿热的毒气。
- 虻:一种吸血的昆虫,常在潮湿地方出现。
- 锥刀毒:比喻虻虫的叮咬如刀子般痛。
- 汗粘疮痏痛:因出汗而导致伤口更为疼痛。
- 蛆:蝇类的幼虫。
- 搏牛皮:比喻虻虫咬牛的皮肤。
- 辛螫:痛苦的刺咬。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天地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悟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元稹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常通过描写自然环境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虻”诗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感受,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虻》是一首通过描写虫豸的痛苦来表达生存困境的诗作。诗中通过虻的叮咬表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无奈与挣扎,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与痛苦。开篇即以阴深的山和湿垫的草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压抑而阴沉的氛围,虻虫的侵扰更是加重了诗人面临的痛苦。诗人不仅描述了身体上的苦痛,更深入到内心的自我反省,通过“安知天地情”来表达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诗中最后的“云路好攀登”则是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尽管生活艰辛,但仍然保持攀登的勇气,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的精神。此外,诗歌中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表达痛苦的同时,也透出一丝希望与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阴深山有瘴,湿垫草多虻。:开头描绘阴暗潮湿的山林环境,暗示生存条件的恶劣。
- 众噬锥刀毒,群飞风雨声。:虻虫的叮咬如刀般疼痛,声势浩大如风雨交加,增强了生存的压迫感。
- 汗粘疮痏痛,日曝苦辛行。:在烈日下,汗水与伤口粘连,诗人感受到身心的双重苦痛。
- 饱尔蛆残腹,安知天地情。:面对蛆虫的滋味,感叹其对天地情感的无知。
-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自然界的激烈变化,反映出环境的严酷。
- 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群。:自我感慨生命的孤独与无奈,无法承受毒虫的侵扰。
- 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虻虫咬牛的皮肤,留下伤痕,生动描绘了虫害的残忍。
- 辛螫终非久,炎凉本递兴。:痛苦是暂时的,生存的变化无常。
- 秋风自天落,夏蘖与霜澄。:描绘季节的交替,象征生活的不易。
- 一镜开潭面,千锋露石棱。:水面如镜,意象清晰,暗示心境的平和与自然的美好。
- 气平虫豸死,云路好攀登。:最终,平静的气息使虫子死亡,展现出克服困难后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虻虫的叮咬比作刀锋,增强痛苦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美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虻虫的描写,反映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困境,揭示出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虫豸:象征生活中的各种麻烦与困扰。
- 阴深山:暗示生存环境的艰难与压抑。
- 汗、伤:身体的痛苦,象征生活的艰辛。
- 秋风、夏蘖:季节的交替,象征生命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虻”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昆虫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鱼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生存的困境?
A) 太阳和月亮
B) 虻虫和伤口
C) 山和水
D) 花和树 -
诗中“云路好攀登”意指什么?
A) 生活无望
B) 未来可期
C) 逃避现实
D) 追求名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通过自然描写抒发情感。
- 杜甫的《春望》:表现生活困境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元稹的《虻》更侧重于描绘环境带来的痛苦,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呈现出唐代诗人对生活不同侧面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