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州宅夸于乐天》

时间: 2025-01-22 16:18:22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

四面常时对屏障,

一家终日在楼台。

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以州宅夸于乐天
作者:元稹

州城迥绕拂云堆,
镜水稽山满眼来。
四面常时对屏障,
一家终日在楼台。
星河似向檐前落,
鼓角惊从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
谪居犹得住蓬莱。


白话文翻译

这座州城环绕着云雾堆积,
湖水和高山尽收眼底。
四面常常有屏障相对,
一家人整天待在楼台上。
星河仿佛要从屋檐前倾泻而下,
鼓声和号角声从地底传来。
我虽是玉皇大帝的香案侍者,
被贬谪却仍能居住在蓬莱仙境。


注释

  • 州城:指州的城市,通常是政治、文化的中心。
  • 拂云堆:云雾缭绕,形容州城如同在云端中。
  • 镜水:清澈如镜的水面。
  • 稽山:高耸的山,可能指特定的名山。
  • 屏障:指四周的山水作为天然的屏障。
  • 楼台:高楼和平台,常用于观景。
  • 星河:指银河,象征着夜空的美丽。
  • 鼓角:古代乐器,声响可从远处传来。
  • 玉皇:指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天界的最高神。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号称“元白”。他主张诗歌应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疾苦,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稹被贬至州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生活环境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州城的自然美与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头的“州城迥绕拂云堆”以生动的景象引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州城就坐落在云雾之间。接着“镜水稽山”呈现出一幅山水相依的和谐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星河似向檐前落”一句,描绘了璀璨的星空,仿佛星河倾泻而下,构筑了一种梦幻的意境。而“鼓角惊从地底回”,则通过声音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动感,仿佛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生机。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嘲与自赏的结合,他虽在官场上被贬谪,却仍能在这样如蓬莱般的环境中生活,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元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州城迥绕拂云堆:描绘州城的秀美与云雾相伴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的感觉。
  2. 镜水稽山满眼来:湖水清澈,山峦高耸,形成美丽的自然画卷。
  3. 四面常时对屏障:四周的山水如同屏障,给人一种安全感。
  4. 一家终日在楼台:强调家庭的温馨与日常生活的安逸。
  5. 星河似向檐前落:星空的美丽与近在咫尺的感觉,强化了空间的错觉。
  6. 鼓角惊从地底回:古乐声的传来,给环境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7. 我是玉皇香案吏:自我身份的描写,带有自嘲意味。
  8. 谪居犹得住蓬莱:尽管被贬,但仍能生活在理想的环境中,充满了积极的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州城比作云间的美景,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星河的倾泻,给人一种动感与情感的交流。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堆:象征梦想与理想境界。
  • 镜水:清澈的心灵与宁静的生活。
  • 星河:美好与神秘的象征。
  • 鼓角:生命的节奏与时代的回响。
  • 蓬莱:理想与超脱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州城迥绕拂云堆”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城市的繁华
    • B. 自然的秀美
    • C. 人文的深厚
  2. “星河似向檐前落”中“星河”指的是什么?

    • A. 地面上的河流
    • B. 天上的银河
    • C. 诗人的梦想
  3. 元稹在诗中自称为什么?

    • A. 皇帝
    • B. 香案吏
    • C. 文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元稹的《以州宅夸于乐天》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元稹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而白居易关注社会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以州宅夸于乐天》的全面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