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自然歌》

时间: 2025-01-26 06:12:01

心本不愆自然戒,何用科条防毁败。

心本不动自然定,何用勤劳止自竞。

心本不迷自然慧,何用参寻叩伦类。

即今知此三自然,奉以周旋无失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心本不愆自然戒,
何用科条防毁败。
心本不动自然定,
何用勤劳止自竞。
心本不迷自然慧,
何用参寻叩伦类。
即今知此三自然,
奉以周旋无失坠。

白话文翻译:

心灵本质上是不犯错的,自然就会有戒律;
何必用条文来防止毁坏呢?
心灵本质上是不动摇的,自然就会安定;
何必用辛苦的劳动来阻止相互争竞呢?
心灵本质上是不迷惑的,自然就会智慧;
何必用参禅的方式去探寻道理呢?
如今我明白了这三种自然,
愿意将其奉行,周旋于世间而不失落。

注释:

  • :过错、失误。
  • 科条:法律条文或规章制度。
  • :安定、稳定。
  • 勤劳:辛苦的劳动。
  • :迷惑、困惑。
  • :智慧。
  • 参寻:探寻、研究。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内心的自然状态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这与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有一定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迥,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景明,号静斋。晁迥以诗歌见长,融入道家思想,倡导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时代,诗人试图通过阐述内心的“自然”来超越外在的纷争与复杂。

诗歌鉴赏:

《三法自然歌》是一首以哲理见长的诗作,整首诗以“心本自然”为主线,探讨了人心的本质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诗人从心灵的无愆、无动、无迷三方面切入,强调了内心自然的状态是自我修养的根本。诗中“自然”二字的重复,不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也突显了诗人对心灵状态的关注。

在这首诗中,晁迥没有选择传统的对仗工整,而是以一种自由流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悟,体现了他对形式的超越与对内容的关注。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与安定来自于内心的自省与自觉,而不是依赖外在的条条框框。这种思想不但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精神追求,也对后世的禅宗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宁静而深邃,渗透出一种超然的智慧,传达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因而,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哲学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本不愆自然戒:心灵的本质是不会犯错的,自然就有了戒律。
  2. 何用科条防毁败:那为何还需要法律条文来防止破坏呢?
  3. 心本不动自然定:心灵的本质是安定的,自然就会保持稳定。
  4. 何用勤劳止自竞:那又何必要辛苦劳动来阻止相互之间的竞争呢?
  5. 心本不迷自然慧:心灵的本质是不迷惑的,自然就会明白智慧。
  6. 何用参寻叩伦类:那为何还要费力去探寻道理呢?
  7. 即今知此三自然:如今我明白了这三种自然状态。
  8. 奉以周旋无失坠:愿意将其践行,在世间周旋而不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加强了观点的表达,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自然状态,认为真正的智慧与安定来自于内心的自觉,而不应依赖外在的规范与竞争。这种思想反映了对人性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自然:代表一种本真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戒、定、慧:分别象征着道德规范、内心的安定与智慧的显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自然”指的是哪三种状态? a) 愆、动、迷
    b) 不愆、不动、不迷
    c) 自然、安定、智慧

  2. 诗人认为心灵的本质是怎样的? a) 有缺陷的
    b) 本质上不会犯错
    c) 需要外在规范

  3. 诗中提到的“科条”主要指什么? a) 诗歌的形式
    b) 法律条文
    c) 道理

答案:

  1. b) 不愆、不动、不迷
  2. b) 本质上不会犯错
  3. b) 法律条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 老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晁迥 vs. 王维:晁迥的诗更注重内心的自然与哲理,王维的诗则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方式上则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