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三绝》
时间: 2025-01-11 02:05: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沧浪峡水子陵滩,
路远江深欲去难。
何似家池通小院,
卧房阶下插鱼竿。
篱下先生时得醉,
瓮间吏部暂偷闲。
何如家酝双鱼榼,
雪夜花时长在前。
鸳鸯怕捉竟难亲,
鹦鹉虽笼不著人。
何似家禽双白鹤,
闲行一步亦随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沧浪峡的水流湍急,子陵滩的路途遥远,江水深邃,让人难以前行。与其在这远方的艰难旅途上,不如在家中的小院里,享受闲适的生活,随意在卧房阶下插上鱼竿。
在篱笆下,偶尔与朋友饮酒,或在瓮中偷得几许闲暇,何必再去追求那双鱼的美酒呢?尤其在雪夜花开的时节,享受这些美好总是最快乐的。
鸳鸯虽美,却难以亲近;鹦鹉虽在笼中,却无法真正触摸。与其如此,家中有两只白鹤,走一步也能带着我,真是惬意。
注释
- 沧浪:指水流湍急的地方,象征远行的艰难。
- 子陵滩:为地名,描述远方的路途。
- 何似:何必如同,表示对比。
- 家池:指家中的池塘。
- 卧房阶下:卧房的台阶下。
- 插鱼竿:垂钓的动作,象征悠闲。
- 篱下:篱笆下,隐喻生活的自在。
- 酝双鱼榼:美酒,象征生活的享受。
- 雪夜花时:形容冬天雪夜与花开的时节。
- 鸳鸯:象征爱情,但在此表达难以近亲的无奈。
- 鹦鹉:象征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倡导诗歌的社会功能。
创作背景
《家园三绝》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内心充满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家园三绝》是白居易对家园生活的深切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平静生活的热爱。诗中以沧浪峡的水流滔滔、路途的遥远,营造了一种艰难的旅途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中的小院,那里有安宁的池塘,舒适的卧室,和闲适的垂钓时光。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旅途的厌倦和对家园生活的向往。
在诗中,诗人提到的“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不仅表现了他对朋友相聚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江湖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求。尤其是“雪夜花时长在前”的描写,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诗中提到的“鸳鸯怕捉竟难亲,鹦鹉虽笼不著人”,则是对爱情与自由的深刻反思,鸳鸯的美丽却难以亲近,鹦鹉虽在笼中却无法真正接触,象征了他对生活中自由与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而结尾的“何似家禽双白鹤,闲行一步亦随身”则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这种意境让人倍感温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沧浪峡水子陵滩:描绘了水流湍急的峡谷,暗示着旅途的艰难。
- 路远江深欲去难:表达了远方道路的遥远和江水的深邃,难以前行。
- 何似家池通小院:对比远方旅途,表达对家中小院的向往。
- 卧房阶下插鱼竿:描写在家中悠闲钓鱼的生活状态。
- 篱下先生时得醉:点出生活中饮酒作乐的闲适场景。
- 瓮间吏部暂偷闲:描绘官员在繁忙中偷得的片刻闲暇。
- 何如家酝双鱼榼:对比家中的美酒,表达对简单快乐的珍视。
- 雪夜花时长在前:强调在美好时光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 鸳鸯怕捉竟难亲:象征爱情的美好却难以实现。
- 鹦鹉虽笼不著人:即使美丽的鹦鹉也不能真正接触,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 何似家禽双白鹤:将白鹤与家禽相比,强调随意生活的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鸳鸯”、“鹦鹉”,用以象征爱情与自由。
- 对仗:如“雪夜花时”和“闲行一步”,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动物赋予情感,使得意象更具亲和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平淡、安宁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折射出他对家园的深情与思念,讴歌了简单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浪峡水:象征旅途的艰难与隔阂。
- 家池:象征家庭的温馨与安宁。
- 鱼竿:象征闲适的生活态度。
- 鸳鸯:象征爱情与亲密关系。
- 鹦鹉:象征被束缚的自由。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家池”象征什么?
- A. 远行
- B. 安宁的家庭生活
- C. 追求名利
-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雪夜花时长在前”,表明了作者对____的珍惜。
-
判断题:诗人认为鸳鸯和鹦鹉的存在都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对/错)
答案
- B
- 美好时光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关注社会与家庭,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与生活的闲适,而杜甫则更倾向于反映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