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塘》

时间: 2025-01-26 23:50:59

林茂鸟乌急,坡长驴驮鸣。

坐舆犹足廯,负笈想肩頳。

废庙藤遮合,危桥竹织成。

路傍行役苦,随处有柴荆。

意思解释

珠塘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林茂鸟乌急,坡长驴驮鸣。
坐舆犹足廯,负笈想肩頳。
废庙藤遮合,危桥竹织成。
路傍行役苦,随处有柴荆。

白话文翻译:

森林茂密,鸟儿飞快地穿梭,坡道漫长,驴子在鸣叫。
坐在轿子上,心中仍觉得不安,背着书包的我则想起了肩上的负担。
废弃的庙宇被藤蔓遮掩,危险的桥是用竹子搭成的。
路边的行人辛苦劳作,随处可见柴火和荆条。

注释:

  • 林茂:林木繁茂。
  • 鸟乌急:鸟儿飞得急促,形容鸟多。
  • 坡长:坡道漫长。
  • 驴驮鸣:驴子在叫,显示出行走的艰辛。
  • 坐舆:坐在轿子里,轿子是一种交通工具。
  • 犹足廯:心中仍然感到不安。
  • 负笈:背着书包,象征读书的负担。
  • 废庙:废弃的庙宇,象征被遗忘的历史。
  • 藤遮合:藤蔓覆盖,形容自然的侵蚀。
  • 危桥竹织:用竹子搭建的危险桥,象征行路的艰难。
  • 行役苦:行走和劳作的辛苦。
  • 柴荆:柴火和荆条,象征生活的艰难。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废庙”和“危桥”象征着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历史遗址的废弃和不再安全的桥梁暗示着人们在行走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自然的挑战,也要思考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云溪,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情世故见长,风格细腻而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辛酸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珠塘》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树林和鸟儿的急促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紧接着便转向驴子的鸣叫,暗示出旅途的艰辛。诗中“坐舆犹足廯”一句,表达了即使身处舒适的轿子中,心中仍然有对生活重担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

接着,诗人描绘了废庙和危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现实的警示,展现了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所感受到的无奈与苦楚。最后以“路傍行役苦”总结,强调了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令人深思。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范成大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生哲理,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重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林茂鸟乌急”:描绘了自然的生机,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坡长驴驮鸣”:驴子鸣叫,暗示出旅途的艰辛。
    • “坐舆犹足廯”:即使坐在轿子上,心中仍然感到不安,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
    • “负笈想肩頳”:书包的负担象征着求学的压力。
    • “废庙藤遮合”:历史遗迹的荒废,象征着人们对往昔的追忆。
    • “危桥竹织成”:危险的桥梁,暗示了行路的艰辛。
    • “路傍行役苦”:生活的艰辛与劳作的苦楚。
    • “随处有柴荆”:柴火和荆条象征着生活的困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生活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鸟乌急”、“驴驮鸣”等生动形象,展现生命的活力。
    • 对仗:如“坐舆犹足廯,负笈想肩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织,表现出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人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森林: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好。
    • 驴子:象征艰辛的旅途和生活的负担。
    • 废庙:象征历史的沧桑与遗忘。
    • 危桥:象征危险与不安,暗示人与自然的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林茂鸟乌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A. 自然繁茂,生机勃勃
    B. 人生的无奈
    C. 生活的艰辛

  2. “负笈想肩頳”中的“负笈”指的是什么?
    A. 背负书包
    B. 背负重担
    C. 背负历史

  3. 诗中描绘的“废庙”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历史的遗忘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诗常常描绘山水,表现出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心境,与范成大的《珠塘》不同,后者更关注生活的艰辛与现实的反思。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二者在主题上有所相似,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