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

时间: 2025-02-04 17:34:57

城头千峰青绕屋,城下滩流三百曲。

谁云逼仄复逼仄,尚有高轩肯来辱。

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

抢攘尘土簿书里,见此缫籍天球温。

厚禄故人车结辙,掉头独泛清溪月。

不从世外得超然,世间谁肯如公决。

生平我亦一沙鸥,苇白芦黄今正秋。

送公使我归思动,破烟冲雨忆扁舟。

明年想见东山起,我亦煎茶石桥水。

道逢蓑笠把渔竿,即是马曹狂掾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
——范成大

城头千峰青绕屋,
城下滩流三百曲。
谁云逼仄复逼仄,
尚有高轩肯来辱。
红梅花下两芳春,
春风惠和如主人。
抢攘尘土簿书里,
见此缫籍天球温。
厚禄故人车结辙,
掉头独泛清溪月。
不从世外得超然,
世间谁肯如公决。
生平我亦一沙鸥,
苇白芦黄今正秋。
送公使我归思动,
破烟冲雨忆扁舟。
明年想见东山起,
我亦煎茶石桥水。
道逢蓑笠把渔竿,
即是马曹狂掾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城头青山环绕,城下水流曲折的美丽景象,诗人感叹即使环境逼仄,依然有高人愿意前来。红梅花下,春风和煦,仿佛主人般的温暖。书卷上的尘土与天球上的缫丝相映成趣,曾经的好友在车辙中留下厚重的足迹,自己却独自荡舟在清澈的月光下。诗人反思世间的超然境界,感慨没有谁如同公一样决然。回首往昔,自己也曾是一只沙鸥,如今在白芦黄的秋天中。送别之际,思绪万千,想起破烟冲雨的扁舟。明年希望能在东山再见,自己也会在石桥煎茶。偶遇蓑衣渔夫,恍若再见马曹的狂放与历史。

注释:

  • 逼仄:狭小,受限。
  • 高轩:高雅的居所或人。
  • 惠和:温和、和煦的样子。
  • 缫籍:缫丝的工具,这里指代书卷。
  • 厚禄:丰厚的俸禄。
  • 沙鸥:指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象征自由。
  • 清溪月:清澈的溪水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宁静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涧田,宋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文,尤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范成大为送别友人赵积中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城头山川与城下水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高远。诗的开头便以“城头千峰青绕屋,城下滩流三百曲”引入,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水相间的美丽画卷,透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气氛。

诗中多次提及“春风”、“红梅”这些意象,展现了生机与温暖,象征着友谊如春风般温暖人心。而“抢攘尘土簿书里”则暗示了尘世的繁杂与喧嚣,形成了对比,使得后面的清溪月显得更加清幽与超然。从诗的后半部分来看,诗人对友人的送别充满了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尤其是“我亦煎茶石桥水”的句子,表现出诗人向往的恬淡生活,传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头千峰青绕屋:描绘了城头四周青山环绕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
  • 城下滩流三百曲:形象地表现了城下河流曲折蜿蜒,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谁云逼仄复逼仄:反问的方式,强调环境虽然逼仄,但并不妨碍高人前来。
  • 尚有高轩肯来辱:高雅的居所仍有人愿意来,表现出对友人的敬重。
  • 红梅花下两芳春:梅花下的春意盎然,象征着友谊的美好。
  • 春风惠和如主人:春风和煦,犹如主人般的热情款待。
  • 抢攘尘土簿书里:形容书卷尘土飞扬,暗示世俗的繁忙。
  • 见此缫籍天球温:书卷与天球的温暖对比,呈现出一种哲理思考。
  • 厚禄故人车结辙:旧友留下丰厚的回忆,车辙象征着过往的痕迹。
  • 掉头独泛清溪月:反映了诗人独自一人,沉浸在清澈的月光下。
  • 不从世外得超然:强调超然的心境不由外界所左右。
  • 世间谁肯如公决:感慨世间鲜少有如友人般决然的人。
  • 生平我亦一沙鸥:自比沙鸥,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苇白芦黄今正秋:秋天的景色,暗示着生命的循环。
  • 送公使我归思动:送别之情涌上心头,思念之情涌动。
  • 破烟冲雨忆扁舟:忆起雨中扁舟的孤独与宁静。
  • 明年想见东山起: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希望。
  • 我亦煎茶石桥水: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道逢蓑笠把渔竿:偶遇的渔夫,象征着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 即是马曹狂掾史:提及历史与人物,增添了文化的厚度,表现出对传统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春风、梅花。
  • 对仗:如“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
  • 反问:如“谁云逼仄复逼仄”,增强语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峰:象征着高远与宁静。
  • 梅花:象征着友谊与春天的希望。
  • 清溪月:象征着宁静与超然。
  • 扁舟: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城下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曲折的山路
    • B. 曲折的河流
    • C. 繁华的街市
    • D. 高大的楼房
  2. 诗人自比为“沙鸥”,意在表达什么?

    • A. 自由与无拘
    • B. 孤独与悲伤
    • C. 富贵与荣耀
    • D. 忧伤与遗憾
  3. 诗中提到的“厚禄故人”,是指什么?

    • A. 朋友的丰厚回忆
    • B. 朋友的财富
    • C. 朋友的地位
    • D. 朋友的名声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的送别诗,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珍视,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范成大的诗则更显细腻与温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的详细解析与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优美的诗歌。

相关诗句

城头千峰青绕屋,城下滩流三百曲。下一句是什么

谁云逼仄复逼仄,尚有高轩肯来辱。上一句是什么

谁云逼仄复逼仄,尚有高轩肯来辱。下一句是什么

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上一句是什么

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下一句是什么

抢攘尘土簿书里,见此缫籍天球温。上一句是什么

抢攘尘土簿书里,见此缫籍天球温。下一句是什么

厚禄故人车结辙,掉头独泛清溪月。上一句是什么

厚禄故人车结辙,掉头独泛清溪月。下一句是什么

不从世外得超然,世间谁肯如公决。上一句是什么

不从世外得超然,世间谁肯如公决。下一句是什么

生平我亦一沙鸥,苇白芦黄今正秋。上一句是什么

生平我亦一沙鸥,苇白芦黄今正秋。下一句是什么

送公使我归思动,破烟冲雨忆扁舟。上一句是什么

送公使我归思动,破烟冲雨忆扁舟。下一句是什么

明年想见东山起,我亦煎茶石桥水。上一句是什么

明年想见东山起,我亦煎茶石桥水。下一句是什么

道逢蓑笠把渔竿,即是马曹狂掾史。上一句是什么

城头千峰青绕屋,下一句是什么

城下滩流三百曲。上一句是什么

城下滩流三百曲。下一句是什么

谁云逼仄复逼仄,上一句是什么

谁云逼仄复逼仄,下一句是什么

尚有高轩肯来辱。上一句是什么

尚有高轩肯来辱。下一句是什么

红梅花下两芳春,上一句是什么

红梅花下两芳春,下一句是什么

春风惠和如主人。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惠和如主人。下一句是什么

抢攘尘土簿书里,上一句是什么

抢攘尘土簿书里,下一句是什么

见此缫籍天球温。上一句是什么

见此缫籍天球温。下一句是什么

厚禄故人车结辙,上一句是什么

厚禄故人车结辙,下一句是什么

掉头独泛清溪月。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