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
时间: 2025-02-04 13:2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汗渍筇枝赤,苔封屐齿青。
有医延上坐,无客抗分庭。
霁月钻窗看,鸣琴侧枕听。
莫嗔猿鹤怨,岫幌两年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居场景:手杖上沾满了汗水,脚上的鞋子被青苔覆盖。屋里有位医生在此静坐,却没有客人来访,显得格外清冷。透过窗户看到晴朗的月光,侧卧在床上听着琴声。不要因为猿和鹤的哀怨而生气,山岚的帷幕已经封闭两年。
注释:
- 筇枝:一种竹子,常用作手杖。
- 屐齿:指木屐的底部,沾上了青苔。
- 有医:有位医生。
- 延上坐:延长时间坐在这里。
- 抗分庭:拒绝相见,分开在庭院中。
- 霁月:晴朗的月亮。
- 鸣琴:弹奏琴曲。
- 猿鹤:猿猴和仙鹤,象征孤独和哀怨。
- 岫幌:山岚的帷幕,表示被遮挡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因幡,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出生于江苏苏州。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描绘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淡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生活场景,呈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通过汗水与青苔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在山中生活的辛劳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紧接着,诗人提到“有医延上坐”,暗示了生活的孤独感,诗中无人光顾的情景使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气息。
“霁月钻窗看,鸣琴侧枕听”两句则转向一种内心的宁静,晴朗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入,伴随着琴声,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猿与鹤的意象,表达了对孤独的体悟,提醒自己和读者不必因自然的悲哀而感到烦恼,这种对自然的哲学思考,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氛围的营造上也显得格外细腻,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汗渍筇枝赤:表现出诗人生活的辛劳,汗水渗透在手杖上,显示出他在山中活动的艰辛。
- 苔封屐齿青:脚踏青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侵蚀。
- 有医延上坐:医生的存在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但无人来访则突显了孤独。
- 无客抗分庭:没有客人来访,强调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冷。
- 霁月钻窗看:晴朗的月光透过窗户,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欣赏。
- 鸣琴侧枕听:伴随着琴声,表现了诗人安静的生活状态。
- 莫嗔猿鹤怨:劝诫自己和他人不要因自然的哀怨而感到不快。
- 岫幌两年扃:山岚的帷幕封闭了两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隐逸生活的持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汗渍”与“苔封”形成对比,展示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宁静。
- 比喻:猿与鹤象征着孤独与哀怨,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主题思想:
本诗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筇枝:象征隐逸、安静的生活。
- 青苔:时间流逝的象征,表现了自然的力量。
- 霁月:象征宁静、明朗的内心世界。
- 鸣琴:代表艺术与精神的追求。
- 猿鹤:孤独、哀怨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汗渍筇枝赤”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诗人的成功
b) 诗人的辛劳
c) 诗人的快乐 -
“霁月钻窗看”中的“霁月”指的是什么? a) 多云的天空
b) 晴朗的月亮
c) 朦胧的月光 -
诗中“莫嗔猿鹤怨”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沮丧
c) 宁静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虽然两首诗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但范成大的诗更加强调孤独的感受,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