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栖贤寺怀友人》

时间: 2025-01-10 21:51:46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

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

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
—— 杜荀鹤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
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
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我在秋天的一个晚上,住在栖贤寺的情景。夜晚是寂静的,随着时光流逝,天亮和我闲适的心情交替着。细细的泉水流淌,在山间悄然消逝;作为孤独的旅人,我在夜深人静时听到了水声。白鹤飞离了巢穴,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龙在穴中潜伏,云雾缭绕。苦苦吟唱诗句时,我才明白眼前的景色,心中却多有遗憾,因为没有你在我身边。

注释:

  • 一宿:一夜的住宿。
  • 三秋寺:指秋天的寺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闲忙:形容心境的闲适与忙碌的交替。
  • 细泉:细小的泉水,描绘出宁静的环境。
  • 孤客:孤独的旅人,表现出作者的孤独感。
  • 盛月:明亮的月光。
  • 龙潜穴:龙藏于穴中,寓意深藏不露。
  • 苦吟:辛苦地吟诵,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与思考。

典故解析:

“鹤去巢盛月”中的“鹤”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寓意着诗人的孤独与高远的志向。“龙潜穴”可以理解为深藏不露的智慧与力量,这里暗示了自然的神秘与深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50年,卒于公元902年,号白云,因其诗作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诗风常以写景抒情为主,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诗人居住在栖贤寺时,因思念友人而作,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栖贤寺的夜晚,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以“宿”字引入,直接交代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随着“闲忙”两字的使用,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忙碌对比,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接下来的“细泉”与“孤客”的描写,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细水潺潺,让人联想到秋夜的清冷与寂静,而“孤客”一词则直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随后的“鹤去巢盛月”,不仅描绘了夜空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吟咏中逐渐领悟到自然的美,但心中却充满了遗憾,因为没有朋友的陪伴,诗的情感在此达到了顶点,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孤独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宿三秋寺:在这个秋天的寺庙里住一夜。
  2. 闲忙与晓分:心中闲适与忙碌在黎明时分交替。
  3. 细泉山半落:细小的泉水在山间悄然流淌。
  4. 孤客夜深闻:作为孤独的旅人,我在夜深时听到了水声。
  5. 鹤去巢盛月:白鹤飞离巢穴,月光洒满大地。
  6. 龙潜穴拥云:龙在穴中潜藏,云雾缭绕其间。
  7. 苦吟方见景:在苦苦吟唱的过程中,才看见眼前的景色。
  8. 多恨不同君:心中多有遗憾,因为没有你在我身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客比作秋夜的旅人,渗透出诗人的孤独感。
  • 拟人:细泉与孤客的描写,使得自然景物似乎有了情感。
  • 对仗:如“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疏离与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收获与思考的季节,亦是生命的一个阶段。
  • :宁静、清净的场所,代表着心灵的寄托。
  • :生命之源,象征着清新与流动。
  • :高洁与孤独的象征,常被赋予自由与超然的意味。
  • :代表力量与潜藏的智慧,暗示着自然的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客”指的是什么? A. 一位旅人
    B. 一只鹤
    C. 一条龙

  2. “一宿三秋寺”中的“三秋”意味着什么? A. 三个秋天
    B. 秋天的时光
    C. 三个秋季的寺庙

  3.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思念
    C. 轻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但更多地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个体的内心。
  • 李白《夜泊牛津》:以夜晚的景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杜荀鹤的友人思念相呼应,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杜荀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