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寒夜对月》
时间: 2025-01-27 03:1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寒夜对月
作者: 黄祝蕖 〔近代〕
寂寞书斋,凄凉客夜,素娥倍可人怜。
半窗花影和月淡于烟。
斗帐新寒似水,罗被薄还未装棉。
乡关梦欲寻何处,搁在枕函偏。
余香温宝鸭,兰灯半灺,剪穗重然。
有玉蜍不老,依旧年年。
与我天涯相伴几回,又雁底蛩边。
忒容易江湖,两鬓白了柳屯田。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寂寞的书斋中,感受着凄凉的夜晚,明月照得让人倍感怜惜。
窗外的花影在月光下显得尤为淡薄,宛如烟雾缭绕。
帐子里新添的寒气如水般渗透,薄薄的被子还未开始加棉。
我在梦中想寻乡关的方向,却无从去寻,只能搁置在枕边的书函中。
余香萦绕,温热的宝鸭在灯下微微闪烁,剪短的穗儿重新燃起。
似乎有不老的玉蜍,每年都显得依旧。
我与这天涯相伴几回,只有雁影和虫声相伴。
江湖路途太过容易,白发渐生,像柳树下的屯田。
注释:
- 素娥:指月亮,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斗帐:指帐子,斗是古代的一种度量单位,这里形容帐子紧密。
- 宝鸭:指一种美味的食物,多指用特殊调料烹制的鸭子,寓意温暖和美好。
- 玉蜍:指青蛙或蟾蜍,古代常用来寓意长寿。
- 江湖:比喻流浪的生活或庙堂之事。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素娥”与月亮的关系,体现了古诗中常见的月亮象征,月亮常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祝蕖,近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寒冷的夜晚,诗人或许经历了孤独与思乡之情,借助月光和夜色抒发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满庭芳 寒夜对月》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寂寞书斋,凄凉客夜”,直接引入了诗人的情境,凄凉的夜色和寂寞的书房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以“素娥”来比喻明月,进一步加深了对孤独的感受,月光与花影交融,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表现思乡之情时,诗人通过“乡关梦欲寻何处,搁在枕函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此句中“枕函”一词,既是对记忆的留存,也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接下来的描绘,如温暖的宝鸭、兰灯的微光,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但与孤独的夜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以“江湖”结尾,诗人感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白发渐生,时光流逝,似乎在表明自己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无数磨难。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寞书斋:引入孤独的环境。
- 凄凉客夜:描绘夜晚的凄凉气氛。
- 素娥倍可人怜:月亮的美丽与诗人的孤独相映成趣。
- 半窗花影和月淡于烟:花影与月光交融,表现出幽静的夜晚。
- 斗帐新寒似水:寒气透过帐子,感受到内心的冷清。
- 罗被薄还未装棉:被子还未加厚,暗示着生活的简陋。
- 乡关梦欲寻何处:思乡之情与现实的无奈。
- 搁在枕函偏:回忆与思念的寄托。
- 余香温宝鸭:温暖的回忆,提供了一丝慰藉。
- 兰灯半灺,剪穗重然:生活中的小确幸,却又显得微不足道。
- 有玉蜍不老:借用不老的象征,表达对长寿的向往。
- 与我天涯相伴几回:感慨人生的孤独与漂泊。
- 又雁底蛩边:伴随自然的声音,带来些许慰藉。
- 忒容易江湖,两鬓白了柳屯田:生活的无奈与辛劳,时光流逝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素娥”,增添了诗意。
- 拟人:灯光、花影等赋予了情感,使环境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余香温宝鸭,兰灯半灺”,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斋:象征知识与孤独。
- 明月:象征美好与思念。
- 寒夜:象征内心的冷清与凄凉。
- 乡关:代表归属感与思乡情绪。
- 宝鸭:象征温暖的记忆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A. 寂寞书斋
B. 乡关梦欲寻何处
C. 有玉蜍不老 -
诗中用来比喻月亮的词是? A. 兰灯
B. 素娥
C. 剪穗 -
“斗帐新寒似水”中的“斗帐”指什么? A. 被子
B. 帐子
C. 房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黄祝蕖的《满庭芳 寒夜对月》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以月亮为意象,表达思乡情绪,但前者更多体现个人孤独与生活的无奈,而后者则更倾向于抒发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古诗词解读与鉴赏》
- 《黄祝蕖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