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香山双清别墅晚眺,与君任联句》
时间: 2025-02-04 17:17: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香山双清别墅晚眺,与君任联句
作者:袁思亮
万木围香,双泉泻玉,夕阳燕子来时。
苔痕经雨,分绿上征衣。
残客危亭共倚,飘清籁微动凉飔。
阑干外,梦长天迥,幽恨入支颐。
翠华,曾幸处,薰弦罢后,都付蝉嘶。
剩颦花怨柳,乱石荒池。
一角小山眉妩,被晚霞偷传胭脂。
无端又,风枝筛影,红蘸碧玻瓈。
白话文翻译:
在万木环绕的香山中,双泉如玉般倾泻而下,夕阳西下,燕子归来。
苔痕在雨后显露,绿色的苔藓在征衣上分布。
残留的客人在危亭中依靠,清风轻拂,竹笛声微弱而凉爽。
栏杆外,梦似长空遥远,幽幽的怨恨悄然流淌。
曾经在翠华的地方,薰风拂过琴弦,余音缭绕,归于蝉鸣。
剩下的只有花儿因柳而愁,乱石与荒池相伴。
一角小山如眉,晚霞轻轻地为它染上胭脂。
无端又,风中树影摇曳,红色映衬着碧绿色的玻璃。
注释:
- 万木:指众多树木,象征自然景色的繁茂。
- 双泉泻玉:双泉流出的水如同玉一样清澈。
- 苔痕:苔藓的痕迹,常用以象征时光的流逝。
- 凉飔:凉爽的风,带来舒适的感觉。
- 幽恨:内心的怨恨或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典故解析:
- 翠华: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或理想的境地。
- 薰弦:指的是古琴,常用来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 蝉嘶:蝉鸣是夏季的常见声音,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夏日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思亮,近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香山双清别墅,是作者在夕阳西下时的即兴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满庭芳·香山双清别墅晚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感受的词作。开头以“万木围香,双泉泻玉”引入,展现出一幅生动的香山景象,树林茂盛,泉水流淌,夕阳西下,燕子归来,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面。接着,通过“苔痕经雨,分绿上征衣”的细腻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仿佛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在“残客危亭共倚,飘清籁微动凉飔”中,诗人描绘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凉风拂过,竹笛声轻扬,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而“阑干外,梦长天迥,幽恨入支颐”则引入了内心的情感,展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往昔的追忆,“翠华,曾幸处,薰弦罢后,都付蝉嘶”中,诗人追忆往日的美好时光,伴随着蝉鸣,似乎在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而“一角小山眉妩,被晚霞偷传胭脂”则是对自然景致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木围香:描绘了香山的树木繁茂,暗示环境的宁静。
- 双泉泻玉:泉水清澈如玉,表现出自然的纯净。
- 夕阳燕子来时:夕阳下的燕子,象征着温暖与归属。
- 苔痕经雨:苔藓的痕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表现出自然的细腻。
- 分绿上征衣:绿色苔藓在征衣上,渗透出一种生命的美。
- 残客危亭共倚:残留的客人在亭中,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飘清籁微动凉飔:清风轻动,带来凉爽。
- 阑干外,梦长天迥:栏杆外的梦境,表现出一种遥远的思念。
- 幽恨入支颐:内心的怨恨与思念交织,表现复杂的情感。
- 翠华,曾幸处:回忆曾经的美好,充满惆怅。
- 薰弦罢后,都付蝉嘶:音乐停息后,只有蝉鸣伴随。
- 剩颦花怨柳:花儿因柳而愁,暗示无奈与忧伤。
- 乱石荒池:荒凉的景象,暗示内心的孤独。
- 一角小山眉妩:小山如眉,形象生动。
- 被晚霞偷传胭脂:晚霞如胭脂,描绘出美丽的自然。
- 无端又,风枝筛影:风中的树影摇曳,表现出自然的动态美。
- 红蘸碧玻瓈:红色和绿色的对比,展现出色彩的丰富。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泉泻玉”形象而生动。
- 拟人:如“幽恨入支颐”,赋予情感生命。
- 对仗:如“红蘸碧玻瓈”,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内心情感,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意象分析:
- 万木: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繁茂。
- 双泉:代表自然的清澈与纯净。
- 夕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苔痕:隐喻岁月的痕迹与时光的无情。
- 幽恨:内心的思念与怨恨交织,表现复杂情感。
- 晚霞:象征着美丽与温柔,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木围香”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繁茂的树林
- B. 荒凉的山丘
- C. 清澈的湖泊
- D. 风中的花瓣
-
“幽恨入支颐”中的“幽恨”指代什么?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内心的怨恨与思念
- C. 对自然的愤怒
- D. 对他人的嫉妒
-
诗中提到的“晚霞”象征着?
- A. 时光的流逝
- B. 美丽与温柔
- C. 自然的威严
- D. 孤独与寂寞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人生的苦闷与无奈。
- 《静夜思》:以思念为主题,情感更加直接与浓烈,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满庭芳·香山双清别墅晚眺》的艺术魅力和诗人袁思亮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