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时间: 2025-01-27 03:30:39

繁华催送。

人世恍然真一梦。

何处笙歌。

水殿风来散败荷。

饥乌啄肉。

回首都亭三日哭。

国破城空。

残照千山泪点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
作者: 张尔田 〔清代〕

繁华催送。人世恍然真一梦。
何处笙歌。水殿风来散败荷。
饥乌啄肉。回首都亭三日哭。
国破城空。残照千山泪点红。

白话文翻译

繁华的景象催人离去,
人世间恍若一场梦。
何处还有笙歌声,
水殿的风吹散了败落的荷花。
饥饿的乌鸦啄食尸肉,
回首都亭,已哭了三天。
国家破碎,城池空虚,
夕阳的余晖映照千山,泪点成红。

注释

  1. 繁华:指繁荣的景象。
  2. 恍然:恍惚,似梦似幻。
  3.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4. 水殿:指水边的宫殿,暗示美好的场所。
  5. 散败荷:败落的荷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6. 饥乌啄肉:形象描绘饥饿状态。
  7. 都亭:指京城的亭子,象征往日繁华。
  8. 国破城空:国家破败,城市空虚,反映战乱后的景象。
  9. 残照:夕阳的余晖。
  10. 泪点红:泪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红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尔田(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文人雅士,以情感真挚和语言优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的时期,国家破碎、民生苦难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诗的开头“繁华催送”便引人入胜,瞬间拉开了一个充满对比的画面。诗人以“人生恍若一梦”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仿佛所有的繁华终究会消散,留下的只有梦幻般的回忆。接着,诗中提到“水殿风来散败荷”,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叹,象征着生命中的无奈和流逝。

“饥乌啄肉”这一句,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残酷和现实的严酷,乌鸦的饥饿不仅是对生存的直接描写,更是隐喻着社会的动荡与悲惨。时光流逝,诗人回首都亭,恍若置身于三日的悲泣中,反映出对往昔的无限追忆和失落。

最后,“国破城空”一句极具力量,直接切入诗的主题,国家被战争破坏,城市空无一人,历史的悲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残照映照下的“千山泪点红”,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人间离愁别绪的感慨,泪水与夕阳交相辉映,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繁华催送:繁华的时光如同催促着离去。
  2. 人世恍然真一梦:生活中的一切都似乎只是梦幻般的存在。
  3. 何处笙歌:寻找曾经的欢乐与歌声,却无处可寻。
  4. 水殿风来散败荷:美好的事物已随风而散,留下残破的荷花。
  5. 饥乌啄肉:生存的艰难,饥饿的乌鸦正在啄食尸体。
  6. 回首都亭三日哭:对往昔的追忆化为无尽的泪水。
  7. 国破城空:国家的破败,城市的空虚,悲哀的现实。
  8. 残照千山泪点红:夕阳的余晖映照下,泪水显得更加悲切。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人世恍然真一梦”比喻人生的短暂。
  2.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散败荷”)赋予人类情感。
  3.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叹,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繁华:象征生机与希望。
  2. 笙歌:代表欢乐与美好回忆。
  3.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败落则是对理想的失落。
  4. 乌鸦:象征生存的艰难与黑暗。
  5. 泪点:情感的宣泄,象征忧伤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繁华催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接受
    答案:A

  2. “饥乌啄肉”中的乌鸦象征什么?
    A. 欢乐
    B. 生命的艰难
    C. 友谊
    答案:B

  3. “国破城空”这一句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国家繁荣
    B. 战争后的破败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杜甫的作品,反映战乱对国家的影响。
  2. 《夜泊牛头》:李白的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诗词对比

  • 张尔田《木兰花令》杜甫《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但张尔田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强调社会的悲惨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歌史》
  2. 《古典诗词鉴赏》
  3. 《张尔田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欣赏这首《木兰花令》,感受到诗人深切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