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
作者:刘长卿 〔唐代〕
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
东西潮渺渺,离别雨萧萧。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
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要恨我乘小舟离去,川途的路途更加遥远。
东西两岸潮水模糊不清,离别时细雨纷纷落下。
流水流向春天的谷地,青山掩映着那座板桥。
天涯海角有远道而来的客人,等候着你来访的渔夫和樵夫。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恨:不要恨。
- 扁舟:小船。
- 川途:水路。
- 潮渺渺:潮水模糊不清。
- 离别:分别。
- 雨萧萧:细雨纷纷落下的样子。
- 流水通春谷:溪水流入春天的山谷。
- 青山:青翠的山。
- 过板桥:经过木板桥。
- 天涯:天边的遥远地方。
- 来客:远道而来的客人。
- 迟尔:迟早,总有一天。
- 访渔樵:拜访渔夫和樵夫。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天涯”与“来客”之间的意象,表达了远道而来的友人,暗含了对友情的思念与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10年-约790年),字长卿,号青溪,唐代诗人,少数民族,晚唐诗人中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写山水田园之美和人情之温暖。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长卿赴江西途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皇甫曾的思念之情。正值离别时节,诗中流露出对旅途的忧虑与对友情的珍惜。
诗歌鉴赏
刘长卿的《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即将离去的惆怅。开篇的“莫恨扁舟去”便道出了离别的无奈与歉意,表明尽管离开是无可奈何,但他依然希望友人能够理解。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自然景象,潮水的渺茫和细雨的萧瑟,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气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则转向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美丽的山水,意在突出自然的生机与永恒,形成与离别的哀伤相对比的和谐美。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让读者体会到自然的美丽与人情的脆弱。
最后两句“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则将友情的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祝愿,暗示着纵然远隔千里,友情依然存在,未来仍有重逢的可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恨扁舟去:诗人以第一人称对友人说,不要因自己的离去感到怨恨。
- 川途我更遥:诗人承认自己的旅程更加遥远,表明他即将踏上长途。
- 东西潮渺渺:描绘了两岸潮水的模糊,呈现出一种朦胧的景象,象征着离别的模糊与不确定。
- 离别雨萧萧:细雨如丝,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情绪。
- 流水通春谷:流淌的水流向春天的谷地,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
- 青山过板桥:青山掩映着板桥,体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天涯有来客:即使在遥远的天涯,也有远道而来的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 迟尔访渔樵:期待未来的重聚,寓意着友谊的持久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水通春谷”中,流水比喻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 拟人:自然景象如“离别雨萧萧”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对仗工整的特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离别”与“友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以及对人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着旅途与离别。
- 潮: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模糊。
- 雨: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哀愁。
- 流水:象征着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友谊的坚固。
- 来客:象征着友情的期待与未来的重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扁舟”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渔船
D. 航空器 -
诗人希望友人对他的离去有何感受?
A. 愤怒
B. 怨恨
C. 理解
D. 不屑 -
诗中“离别雨萧萧”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宽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赠花卿》
诗词对比:
对比刘长卿的《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和王维的《送别》,两者均表达了离别情感,但刘长卿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象的描绘,而王维则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接表达情感,二者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选》
以上是对《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的全面解析,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