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渡·旅窗无俚,再拈美成韵,寄怀闺人》
时间: 2025-01-26 05:38:19意思解释
芳草渡·旅窗无俚,再拈美成韵,寄怀闺人
作者: 吴昌绶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凝望久,恁风殢归程,月添愁侣。况茂陵消瘦,年年惯听秋雨。应念离思苦。懒为伊重诉。天宇阔,祗怨南鸿,撇我先去。休睹大堤草色,总是春前相送路。早过了星期鹊驾,情思罥蛛户。感时恨别,谁遣此两般心绪。憔悴甚,怕共花歌月舞。
白话文翻译
凝望已久,怎奈风急,归程愈发凄凉,月光只增添了我的愁苦伴侣。况且茂陵的景色已消瘦,年年我习惯聆听秋雨的声音。应该是想念离别的痛苦,但懒得再向她倾诉。天空辽阔,只怨南飞的大雁,抛下我先行离去。不要再看那大堤的草色,那只是春天送别时的路。早已过了那星期的鹊驾,情思缠绕在蛛网之中。感慨时光,恨别离,谁能解这两种心绪?我憔悴得厉害,怕与花共歌、与月共舞。
注释
- 恁: 你,怎么。
- 殢: 击打,袭来。
- 愁侣: 令人愁苦的伴侣。
- 茂陵: 指茂陵的景色,可能象征着过去的美好。
- 秋雨: 代表离别和愁苦的季节。
- 南鸿: 南飞的大雁,象征离别。
- 星期鹊驾: 指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情思罥蛛户: 情感如蛛网般纠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昌绶,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擅长山水、花鸟画,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兼具文人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吴昌绶的游历期间,表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思乡情绪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芳草渡》通过浓郁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念。诗中“月添愁侣”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愁苦,月亮成为他情感的陪伴者。而“况茂陵消瘦”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凋零,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失落感。整首诗运用典雅的语言,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深沉,尤其在“感时恨别,谁遣此两般心绪”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无奈与痛苦。诗人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对比,使得离别的苦楚愈发显得沉重。最后一句“怕共花歌月舞”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欢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凝望久: 表达了长时间的凝视,暗示着内心的惆怅。
- 恁风殢归程: 风的侵袭使得归路更加艰难,象征着旅途的困苦。
- 月添愁侣: 月亮成为了愁苦的陪伴者,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况茂陵消瘦: 自然景象的衰败,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 应念离思苦: 提到离别的痛苦,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懒为伊重诉: 对于思念的苦楚不愿再诉说,表现出一种无奈。
- 天宇阔: 广阔的天空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 祗怨南鸿: 对于南飞大雁的怨恨,代表着离别的痛苦。
- 休睹大堤草色: 不想再看那离别的路。
- 情思罥蛛户: 情感如蛛网般缠绕,难以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添愁侣”将月亮比作愁苦的伴侣。
- 拟人: “南鸿”被赋予了情感,象征着离别。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体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 象征孤独与思念。
- 秋雨: 代表离别与忧伤。
- 南鸿: 象征离别与远去。
- 草色: 代表离别的路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月添愁侣”中“愁侣”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亲人
C. 月亮 -
“休睹大堤草色”中的“草色”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离别的路
C. 友谊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其语言更加柔婉细腻。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从家国情怀出发,表现了更为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