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赋淮安腊梅次姜夔韵》
时间: 2025-01-26 01:0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淮绝色,向残楼旧巷,空怀闻笛。玉萼绽金,冻雨伶俜哪堪摘。素手当时撚蜡,竟冷落描眉新笔。更远惜击柝燕山,梨雪大如席。家国,梦已寂。念一霎夜风,恨蕊堆积。影翻琥珀,慵靥灯前照愁忆。千里舳舻尽去,堤岸柳丝丝催碧。觅屋下芳魄淡,孰能记得。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淮安,景色绝美,我站在残破的楼阁和旧巷中,心中空怀对笛声的渴望。玉萼花绽放如金,冻雨凄凉,我又怎能忍心去摘取?当年纤细的手指轻轻捏蜡,却冷落了新笔描眉的时光。更远处,燕山的击柝声让我怀念,梨花如雪般厚重。国家的命运,梦已沉寂。夜风轻轻吹过,我恨那堆积的花蕊。影子在琥珀色的光影中翻转,慵懒的面容在灯前映照出愁苦的回忆。千里之外的船只都已远去,堤岸的柳丝丝丝催促着青翠。我在屋下寻觅那淡淡的芳魂,谁能记得呢?
注释
- 古淮:指古代的淮安,因其山水秀丽而闻名。
- 残楼旧巷:形容古老的建筑和街道,带有历史的沧桑感。
- 玉萼:指玉色的花朵,萼指花的底部,蕴含美丽与脆弱。
- 素手:形容细腻的手,常用来描绘女性的优雅。
- 蜡:这里指的是蜡笔,寓意精致的描绘。
- 击柝:指夜间敲打的木杖声,常用于守夜的士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伯昏子,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对家国情怀的深思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孤独。
诗歌鉴赏
《暗香 赋淮安腊梅次姜夔韵》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古诗,诗中渗透着诗人对家国的思念和个人的孤独。开头的“古淮绝色”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往昔的怀念与失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内心的惆怅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玉萼绽金”与“冻雨伶俜”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美丽与希望,后者则带来凄凉与孤寂,二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中复杂的情感基调。诗人在描写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梨雪”、“琥珀”,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尤其是在“千里舳舻尽去,堤岸柳丝丝催碧”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了个人与社会的疏离与隔绝,使得全诗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淮绝色”:描绘淮安的美丽景色。
- “向残楼旧巷,空怀闻笛”:在古楼旧巷中回忆往昔,心中对笛声的渴望。
- “玉萼绽金,冻雨伶俜哪堪摘”:美丽的花朵在冻雨中显得脆弱,难以忍心去摘。
- “素手当时撚蜡,竟冷落描眉新笔”:细腻的手指曾经描绘的美好,如今却被遗忘。
- “更远惜击柝燕山,梨雪大如席”:远方的击柝声引发对往事的怀念,梨花雪白厚重。
- “家国,梦已寂”:对国家和家乡的思念已成梦幻。
- “念一霎夜风,恨蕊堆积”:夜风轻拂,却是对花蕊堆积的无奈。
- “影翻琥珀,慵靥灯前照愁忆”:影子在光影中翻转,映照出愁苦的回忆。
- “千里舳舻尽去,堤岸柳丝丝催碧”:遥远的船只已去,堤岸的柳丝催促着生机。
- “觅屋下芳魄淡,孰能记得”:在屋下寻找淡淡的芳香,谁能记得那往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梨雪”,将梨花比作雪,增添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如“影翻琥珀”,赋予影子以生命。
- 对仗:如“家国,梦已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和人情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复杂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淮:象征古老的美丽与历史的沉淀。
- 残楼旧巷: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遗忘。
- 玉萼:象征美丽的事物,脆弱而珍贵。
- 梨雪:代表纯洁与美好,带来情感的共鸣。
- 琥珀:象征珍贵的回忆与时光的流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淮”指的是哪里?
- A. 淮安
- B. 北京
- C. 南京
-
“素手当时撚蜡”中的“蜡”指的是什么?
- A. 蜡烛
- B. 蜡笔
- C. 蜡纸
-
诗中提到的“梨雪”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雪花
- B. 梨花
- C. 冰雪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伯昏子的《暗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伯昏子则融合了对社会和家国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美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