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敬懿皇太妃画梅,和白石道人自度咏梅二曲》
时间: 2025-01-26 00:38: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冻筠碧色。幻梦华剩影,声声悽笛。苑树雪深,拂尽琼瑰再三摘。瓶水炉烟供奉,飏缕缕香云萦笔。黯泪湿独守天寒,无复鹤分席。仙国。太阒寂。讯海水浅深,万斛愁积。素娥伫泣。有限残春忍追忆。凉夜仙禽舞翠,留旧迹荒陂凝碧。问此恨孤屿月,倘能省得。
白话文翻译
苍翠的竹子被冻得发青。在梦中,华丽的影像依旧存在,哀怨的笛声一声声响起。园中的树木被厚厚的雪覆盖,轻轻拂去,像是再三采摘那美丽的瑰丽花朵。瓶中的水、炉上的烟火供奉着,缕缕香气环绕着我的笔。黯然泪湿,我独自守着寒冷的天际,再无人共享这份孤寂。仙境般的地方,太过寂静。询问海水的深浅,心中的愁苦如万斛积累。素娥在一旁轻声哭泣,有限的残春让我忍不住追忆。凉夜里,仙禽在翠绿中翩翩起舞,留下的是旧日的痕迹,荒凉的堤岸上凝结着碧色。问这孤独的恨意,是否能在月光下得到释怀。
注释
- 冻筠:指寒冷的竹子,象征清冷、孤寂的意境。
- 华剩影:华丽的梦境残影,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悽笛:悲伤的笛声,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
- 琼瑰:美丽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黯泪:形容因悲伤而流下的泪水,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 仙国:理想化的境界,象征着诗人内心渴望的美好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兆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丽脱俗,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热衷于梅花的影响。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暗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以及深藏于心底的孤独感。诗的开头以“冻筠碧色”引入,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而接着的“幻梦华剩影”则显示出诗人对美好的追忆与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及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反复提到的“泪”、“寒”、“孤”等意象,极大地增强了情感的张力,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无复鹤分席”,更是将孤独感推向了高潮,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僻与惆怅。
最后的“问此恨孤屿月,倘能省得”则是对情感的自我反思与释然,希望能在孤独中找到解脱,这一结尾更显得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深思的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冻筠碧色:用色彩描绘出冰冷的景象,暗示寒意与孤独。
- 幻梦华剩影:梦中的美好如同残影,表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
- 声声悽笛:笛声的哀怨与孤独感相呼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苑树雪深:雪覆盖的树林,象征着冬天的冷清与生命的停滞。
- 黯泪湿独守天寒:暗示着诗人的悲伤与孤守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素娥伫泣”。
- 对仗:如“瓶水炉烟”与“飏缕缕香云”,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及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以及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与深刻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清雅与高洁。
- 寒冷: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笛声:传递哀愁与思念的情感。
- 月光:象征孤独,但同时也寄托着希望与释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冻筠碧色”描述的是? A. 春天的景象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炙热 -
“声声悽笛”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疲惫 -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月亮的化身
C. 诗人的爱人
D. 仙女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金兆蕃则更多地表达对孤独与遗憾的感受。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大全》
- 《梅花文化与象征意义探讨》